主頁 > 潮人故事 >

這位從潮安走出來的「六院院士」連續9年被評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時間:2023-12-05    来源:未知     作者:Dilin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發佈最新數據,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國際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科學院院士、國際制冷科學院院士、2015-2022年ESI高被引學者、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CD)食品與生物系統工程教授、食品冷藏與電腦化食品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孫大文院士(Da-Wen Sun)被評為「2023年高被引科學家」。
據悉,這是孫大文院士連續9年躋身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行列,創下了獲得這一殊榮次數的新紀錄,標誌著孫大文院士卓越職業生涯中的新里程碑。這一榮譽也進一步說明他長期對全球農業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及深遠影響。

每年,Clarivate都會評選出在各自領域具有顯著和廣泛影響力的全球研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一精英群體在推動知識前沿、帶來創新,促進世界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和更加安全等方面貢獻卓越,被選中的研究人員是基於他們在過去十年中在Web of Science中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即在其領域和發表年度中被引用排名前1%的論文。

科睿唯安採用基於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的分析方法,同時結合科學資訊研究所(ISI)™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和數據科學家的專業評估。在2023年,全球共有來自67個國家或地區的6849名個體獲得了高被引科學家的稱號,反映了他們在過去十年中的巨大影響。在農業科學領域,全球共評出了117位高被引科學家,其中,孫大文院士名列前茅。

孫大文院士共發表了1000多篇論文,其中被SCI收錄的同行評議期刊論文多達700餘篇,在不同收錄平臺上,他卓越的h指數也是令人矚目,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孫大文院士學術貢獻的深度和影響力。

▲孫大文在第一本專著發行儀式上與時任中國駐愛爾蘭大使張小康等在一起

·從潮汕農村少年到歐洲唯一的華人「六院院士」·

1960年1月,孫大文出生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沙溪鎮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鄉村教師,母親教小學,父親教初中。
在孫大文的記憶中,父母的工作是他小時候感到最驕傲的事情,他也一直夢想著長大後,能夠像父母一樣教書育人。這裏是孫大文出生長大的地方,也是對他的科研之路影響最為深遠的地方。

▲ 孫大文在母校潮安區東鳳中學

孫大文家裏兄弟姐妹三人,孫大文排行老么。在他的印象裏,父親有著傳統家長的威嚴,對子女的要求極高。孫大文就這樣在壓力和棍棒中長大,凡事都很要強,力爭做到最好。那個時候,孫大文對於自己的未來規劃還不清晰,只是一直謹記父親的教誨:「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在潮安縣紅星中學(現潮安區東鳳中學)讀高中期間,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77年,中斷了11年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復。那時,為了備戰,無論是在校學生、社會青年,還是授課老師,都鬥志昂揚。「每天晚上拉著大燈泡,上夜課,真的是沒日沒夜地學」,孫大文回憶道。
那年冬天,孫大文還在讀高二上半學期,根據當時的政策,只要經學校推薦就可以參加高考。孫大文由於成績優異,參加了這場歷史上唯一一次的冬季高考。
孫大文不負眾望,分數過了本科錄取線,但與所報考的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前身)擦肩而過。雖沒被錄取,但孫大文一戰成績達到錄取線還是轟動了整個村子。村裏人都說老孫家出人才了,學校把他樹為典型。
第二次高考,孫大文收到了華南理工大學(原華南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是東鳳中學考上大學的兩名應屆生之一。深知求學機會來之不易的孫大文,在大學期間爭分奪秒地學習,口袋裏整天裝著書,見縫插針地讀書。七年時間,孫大文完成了塑膠機械及加工專業和輕工機械專業的本碩學業。

碩士畢業時,不少同學選擇下海經商,孫大文也收到廣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外事處發來的錄用通知書。經商和工作,他都沒有選擇,而是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讀博。「小時候父親經常跟我說,只有真正掌握一門本領,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孫大文記住了父親的囑託,但當時華南理工大學的輕工機械專業沒有招博士生,他選擇了挑戰其他專業——化學工程,主攻傳熱與節能。從機械工程學跨界至化學工程學,孫大文不得不增選化學工程的本科和研究生基礎課,「這樣才能聽得懂化學工程的博士課程」。
讀博期間,孫大文先後在《稀有金屬》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7篇論文並全部由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這些論文現在已經成為這一研究領域的經典文獻。他的博士研究成果後來還相繼獲得廣州市和廣東省自然科學獎。

孫大文於198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獲碩士學位,1988年獲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成為中國自主培養的最早的博士之一。
1989年,孫大文來到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學習工作。然而,初到德國時,孫大文找的都是合同工,合同一到期就必須馬上離境,所以,往往是一個項目沒結束,孫大文就得翻報紙,尋找下一個工作,為了生存,他從德國輾轉來到英國、愛爾蘭等國家。不過,正是這段「漂泊」的生活,最終成就了孫大文的科研之路。

1995年起,受聘於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CD),並以最短時間從講師晉升為高級講師、副教授和正教授,是愛爾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
2010年5月,愛爾蘭皇家科學院授予孫大文院士證書,院士名冊第一次被烙上三個美麗的中國方塊字「孫大文」。

「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寫進愛爾蘭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名冊裏,是我感恩祖國的一個方式。時隔多年,提及此事,孫大文臉上依然會泛起驕傲笑容。
這已經不是孫大文第一次在國際場合「秀中文。「每次在國際大會上做報告,我的第一張PPT一定是中英文的,並把名字專門用中文標出來。孫大文說。
「作為一名科學家,我信奉科學沒有國別之分的理念,而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秉承報國沒有地域之別的理念。孫大文時刻銘記祖國的培育之恩,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作為世界食品科學與工程和生物系統工程領域學術帶頭人,孫大文身上閃爍著諸多耀眼的光環:他先後榮獲愛爾蘭皇家科學院(2010)、歐洲科學院(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2011)、國際食品科學院(2012)、國際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科學院(2016)、波蘭科學院(2017)和國際制冷科學院(2018)等六個科學院的院士頭銜,是歐洲歷史上首位擁有三院院士頭銜的華人。其中,任何一個院士頭銜,都是很多科研人員終其一生所追求的。

他在被稱為農業工程界「奧林匹克」的國際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委員會擔任首位華人主席,成為該會成立84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除此之外,他還是摘取了冷凍食品研究最高獎項——冷凍食品基金會「冷凍研究獎」的首位美國本土以外科學家。

▲ 孫大文獲頒鳳凰衛視「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現場

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3月,獲頒由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等兩岸三地富有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評選的2012-2013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神舟九號飛行乘組等獲獎個人和團體同台領獎。
1999年起,孫大文先後兼任無錫輕工大學(今江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顧問、博士生導師或客席教授,培養青年人才;與江南大學等聯合開發科研項目等等。
在入選「廣東省領軍人才」計劃回到華南理工大學之前,孫大文早已開始以引入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建立研究基地、聯合培養博士生、積極參政議政等方式報效祖國。
2011年,孫大文創辦華南理工大學現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這裏有很多國際前沿的科研項目,包括「冰晶調控技術」、「螢光標籤技術」、「高光譜無損檢測技術」等等。如今,十多年過去了,華南理工大學現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已經達到上百人,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為中國在食品工程領域的科研做出了很大貢獻。這不但是一個在食品工程領域處於世界前沿的團隊,也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來源:天下潮商)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