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潮劇題材藝術特展」在蘇州開幕
時間:2024-04-22 来源:未知 作者:國際潮團總會
4月18日 由蘇州市文聯、潮州市文聯聯合主辦 潮州美術館承辦的 「劇透——潮劇題材藝術特展」 在蘇州開幕
本次展覽以潮劇文化為核心,深度梳理潮劇的歷史沿革與藝術發展,為觀眾打造一個沉浸式的潮劇藝術體驗空間。展覽榮獲文化和旅遊部2023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的十大項目之一。此次在蘇州展出,將加強、深化蘇潮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合作和資源共用互補,進一步推動潮州文化大傳播大發展。 展覽將展至6月21日
潮劇表演:陳潮欽、黃學嫩《桃花姐過渡》
昆曲折子戲:劉煜、錢思好《牡丹亭·遊園》
評彈表演:張怡晨、吳嘉雯《楓橋夜泊》《蘇州好風光》 現場觀眾參觀展覽
有聲有色 潮劇的藝術特點包括潮語的發音聲調,表現與其他傳統戲劇種類的的區別,潮劇吸收「南戲(曲牌)」,通過潮劇的歷史文獻、唱腔特點,器樂、譜曲原作、角色劇碼、服飾裝扮、道具舞美和表演形式、音像製品等文獻實物展示,對潮劇歷史脈絡、藝術特點進行深度解讀。 戲說從頭 潮劇的歷史發展及明本潮州戲文五種潮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南戲是宋元時期一種成熟的戲劇形成,它構建成了戲曲表演體制與演繹體系, 開啟了戲曲的優良傳統。南戲經福建泉州而傳到了潮州,與潮州本土藝術(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民間舞蹈等)及曾流傳在本土的外來劇種結合而成了潮劇。明代潮劇史上有兩件大事,一是潮劇的產生,潮劇作為一個獨立的地方戲曲劇種在明代產生於潮汕平原之上;二是一批潮州戲文劇本的出現。
潮聲雅調 潮劇腔調實物及聲音潮劇作為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重在傳播文字、教化百姓。在潮劇的唱詞設計上符合潮州話發音的押韻規則,使之朗朗上口,便於傳誦,通過語速、語調、表情、場景、動作將夾帶眾多文言文辭彙、典故、詩句的唱詞傳播給群眾,讓群眾在理解唱詞意思或意境的同時,體會到唱詞之含蓄文雅與內涵之博大。
潮色豔裹 潮劇的行當、演出道具、舞美設計、樂器
精雕細琢以戲劇為題材的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嵌瓷、大吳泥塑、潮州鐵枝木偶、潮州推光金漆、潮州剪紙等潮州民間非遺技藝,以潮劇為例展現地方民間工藝對地方戲劇的影響,以及地方戲劇對地方民間工藝的作用。 喜聞樂見 潮劇題材的工藝品呈現有整體的、富於情節性的方面,也有局部的、零星戲劇人物形象的採用,影響了潮州民間工藝內容題材的情節性和人物造型,且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響。
一見如故 潮劇元素設計創作展覽的文創作品,以及互動小程式。
指掌春秋 鐵枝木偶,採用刺繡工藝潮劇裝縮身而做,還原鐵枝木偶的表演場景,讓觀眾在美術館深度、集中的感受表演的形式。 四海潮音 傳統戲劇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重要工具,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潮劇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和傳播文明的載體,培育了潮人獨特的文化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包含著全息的文化內涵,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密切相關,發揮著巨大的功能。展現潮劇在潮人社會中的組織力。 雪泥鴻爪 記錄 、存檔 、回放等方式引導觀者對潮劇的系統性觀察,以及現代潮劇舞臺裝置。
潮聲澎湃 潮劇作為潮人傳統文化中極具特色也極為重要的一種文化形式,不僅僅彰顯著潮人文化的特點,更是潮人心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寄託。潮劇、潮州音樂跟隨著潮人「過番」的足跡,漂洋過海,在海外落地生根,也在當地形成了自身的發展。隨著潮人在海外聚居的不斷發展,潮州的鄉音鄉曲也被帶到當地社會,潮劇、潮樂成為當地潮人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要載體。
潮州會館現位於蘇州上塘街278-1號,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8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兩次到訪潮州會館,潮商在會館附近搭彩棚、設香案,恭迎聖駕。它經三百年風雨滄桑仍屹立於蘇州閶門外,屬蘇州市文物保護。
(來源:蘇州市潮汕商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