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下屬機構 > 國際潮學研究會 > 潮学新聞

【林倫倫茶話】太史公筆下的潮汕方言詞 ——潮汕方言與《史記》(名詞篇)

字體大小: 時間:2021-08-09    来源:林倫倫方言茶話     作者:秘書處
  潮汕方言的語音和詞匯的歷史層次疊加,各歷史層次均有積澱。根據李新魁老師的研究,他認為最主要的語音特點和大量的古語詞應該是漢魏六朝的。從這一篇開始,我們將把《史記》裏與現在的潮汕話一樣或者相近的古語詞介紹給大家。
 
  《史記》是西漢司馬遷的著作,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太史公的筆下,很多詞語現在的普通話都不用或者少用了,但它們在潮汕方言中卻還“活”得好好的,成為了古漢語的“活化石”。
 
  這一篇是“名詞篇”,還將有“動詞篇”和“形容詞篇”。
 

 

 

 

   目眥毛,睫毛,如:“阿妹個目眥毛長長,好趣味(小妹妹的睫毛長長的,好可愛)。”
 
  眥,潮音ci3,指眼眶,眼際。《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虧不虛發,中必決眥。”又《項羽本紀》:“(樊噲)嗔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目眥毛”,即長於眼眶上的睫毛。又《廣韻》去聲霽韻:眥,眼際;” 才賜切。音也與潮汕話合。俗寫作“刺”,同音字而已。

 

 

 

    脬,膀胱,潮汕話叫“尿脬”。小孩尿床大人譏笑之為“破尿脬”。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風瘴客脬。”唐張守節正義:“……脬,膀胱也,言風瘴之病客居在膀胱。”《說文·肉部》:“脬,膀光也。”《廣韻》平聲肴韻:“脬,匹交切,腹中水府。”清· 任大椿《小學鉤沈》卷二引《倉頡解詰》:“脬,盛尿者也。”
 
    後出的“卵脬”一詞,是詞義轉移稱陰囊,粵語之“春袋”是也。《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三回:“自家又沒得養,別人養的兒子又去強遭魂的挜相如,呵卵脬。” 又“脬”,《廣韻》平聲肴韻字,肴韻字潮汕話白讀為-a韻母,如“膠筲咬教泡拋骹”等等。故潮音可讀pa1。“呵卵脬”,潮汕話叫“扶卵脬”,諺語有“卵脬扶得著,贏過食補藥”、“卵脬假豬肚,社員假幹部”等。

 

 

   大人,如讀dua7 nang7,在潮汕話有兩個義項,一指成年人,與普通話同;一指父親,多作背稱,如:“阮阿大人在番畔(我父親在海外)。” 這裏說的是後一個義項,“人”讀輕聲,調值類似陽去,故以陽去標調。
 
  《史記·高祖本紀》:“ 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 此詞南北朝是常用的親屬稱謂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孔融被收,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 ‘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 ”《世說新語·夙惠》:“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箅,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箅,飯今成糜。’ ”由此可見,“大人” 稱父親可能是漢魏六朝時語。

 

 

   人事,人情世故。世情練達,待人接物得體潮汕話稱“人事好”,反之叫“唔曉人事”。
 
  人事指人情事理,《史記》已有用例,《史記·秦始皇本紀》:“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 後代沿用,唐·韓愈 《題李生壁》:“始相見,吾與之皆未冠,未通人事。”《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只是小的兒子不知人事,不知王老爹可肯要他做女婿?”“未通人事”、“不知人事” 猶如潮汕話“唔曉人事”。不過,潮汕話的“人事”一詞偏指交際應酬,待人接物方面,與古漢語稍有不同。
 
   氣力,潮汕話白讀為[kui3 lag4](季六),指力氣、精力等。面對很能調皮搗蛋的熊孩子,家長會說“無氣力好駁伊”(沒有精力來調教他)。這也是古語詞,《史記·呂後本紀》:“朱虛候劉章有氣力。”《三國誌.吳書·甘寧傳》:“少有氣力,好遊俠。” 漢代此詞,還是以指勇力為主。

 

  

   文墨,文化,多指書本知識。如:“伊個文墨好深(他的文化水平很高)。”知文識字潮汕話叫“訁別(北)文訁別墨”。滿腹經綸形容為“一肚文墨”,斗大的字不識一籮則云:“倒種無粒墨水。”
 
  以“文墨”指知識、文化,漢代文獻常有用例。《史記·蕭相國世家》:“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此指書面、理論知識。《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公誠之心,形於文墨。”此指筆墨、文字,兩例詞義均與潮汕話接近。
 
    禾稈潮汕話叫 “稻[diu6]稿”或者“稻稿草”。麥稈也稱“麥稿”,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麥稿貼畫”。
 
    稿,原義指禾稈。《史記·蕭相國世家》:“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獸食。” 《書·禹貢傳》:“已奉谷子租,又出稿稅。”唐·顏師古註:“稿,禾稈也。”《新唐書·張巡傳》:“城中矢盡,巡縛稿為人千餘……。” 縛稿為人,即紮稻草人。宋·劉跂《絕句》:“麥隴漫漫宿稿黃,新苗寸寸未禁霜。”此指麥稈,即麥莖。

 

 

   豬豭,配種公豬,“豭”音go1(哥)如:“牽隻豬豭來拍種(拉頭公豬來配種)。”俗語有 “牽豬豭,放綾索”(比喻有時抓緊,有時放鬆)。潮汕歌謠有“天頂飛雁鵝,阿弟有嬤阿兄無。阿弟生囝叫大伯,大伯聽著無奈何;背起衫包過暹羅,去到暹羅牽豬豭。”(牽豬哥,一種專門養配種公豬為他人的母豬配種的職業)
 
   豭,古代指雄性的豬,《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豚者,豬也,豭豚,公豬也。《說文. 豕部》:“豭,牡豕。”清·段玉裁註:“《左傳》野人歌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 《廣雅·釋獸》:“豭,雄也。”又“豭” 上古音屬魚部,魚、歌兩部字潮音有混讀的,故“豭”字讀同歌部字,韻母為-o,白讀為go1(哥),文讀為gia1(佳)。
 
  現多寫同音字“哥”,通俗易懂,也無不可,因為“豭”字太生僻了
 

 

【圖片說明】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百度網絡資料。特此鳴謝!
(來源:林倫倫方言茶話)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