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遊潮汕 > 資訊 > 汕頭市

當年南澳有幾個電影院你知道嗎?30外年前出版的南澳《影劇訊》還記得嗎?

字體大小: 時間:2022-06-17    来源:未知     作者:秘書處

南澳看電影往事 陳嘉順

  或許是曾當過電影放映員的經歷,筆者對與電影相關的影訊小報、宣傳海報等多有留心收集,其中有一份30年多前南澳出版的《影劇訊》。這份《影劇訊》系南澳縣電影管理站1982年5月編印發行,對開對折,主要內容是即將放映的部分電影劇情簡介,還有刊登觀眾觀後感的「讀者論壇」,以及外國片名集趣小知識和《看電影文明禮貌三字經》,最後是《5月份映期表》,介紹了當月南澳人民影劇院及雲澳電影場全月放映的電影片名。盡管這些老電影已逐漸被人淡忘,但卻勾起了以前南澳看電影的難忘往事。

  南澳縣電影管理站編印的影劇訊對於生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南澳人來說,看電影是一件令人激動、幸福,也是最記憶猶新的事。民國年間,南澳無影劇院,也沒有電影放映機構,只有流動無聲電影放映隊偶爾上島來放映。1950年開始,省屬的粵東電影隊,每年不定期到南澳為群眾放映電影。1955年8月,廣東省電影放映隊223隊定點在南澳主要集鎮巡回放映電影,同時,南澳縣在後宅鎮新市場邊搭建了一座大竹蓬棚,面積約1500平方米,設置1800個座位,取名「島聲戲院」。次年5月,南澳縣組建了第一支流動電影放映隊,到1960年,編制只有3人的電影隊在全縣建立了25個放映點,至1971年,全縣建立了4支農村放映隊。1972年,南澳政府在後宅閘門外新建影劇院,取名「南澳縣人民影劇院」。該影劇院系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有樓座和演員宿舍,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座位1250個,工程造價35萬元。放映設備為松花江5505座機。1974年,島聲戲院遷到縣人民影劇院,並建立了固定的放映點。到了1985年5月,南澳縣電影管理站改稱南澳縣電影公司,工作人員有25人。後宅之外,雲澳、深澳也在1976年分別組建了配備有16毫米放映機的放映隊,兩鎮又先後在1979年和1982年興建了影劇場,放映設備均為35毫米解放牌103提包機。據老南澳人回憶,在縣影劇院建成後,每有晚上新電影上映,那可是島上一個特大消息,人們早早吃過晚飯,然後全家出動,縣城周圍的人也不惜走上幾公里來看電影。即使電影散場已是深夜,人們對精彩劇情的爭論,卻興致盎然。

  到了70年代後期,縣城影劇院賣票窗口,往往成為當時島上場面最火爆、最熱鬧的地方,而且不少時候還一票難求。大家路過影劇院時,常常探望影劇院新片公告欄上寫的是什麽電影。由於求大於供,一些買不到票的人就各顯神通混入場院,在過道上看電影,每當此時,影劇院就會拿著手電筒中場查票,清理無票人員,因查票發生的爭執也時有可見。

  進入80年代,隨著島上群眾生活一天天地改善,看電影更成為大家主要娛樂方式。由於當時膠片緊張,每放映新片,各地電影公司會輪流放映,每地只有幾天播放時間,這時,影院又是熱鬧非凡,日場、夜場,全天都在放電影。據1985年統計,南澳全縣共有4家放映單位,全年放映電影2267場次,觀眾達147萬人,放映收入20.8萬元。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放映《少林寺》時的場景。那時候放映《少林寺》的電影預告很早就貼出來了的,放映當天,縣城如同過節一般熱鬧起來,不少縣城周圍的人也都湧入縣城,大家臉上洋溢著喜悅,電影院四周人山人海,一幅李連傑的劇照讓人過目不忘。之後幾天裏,有的人看了又看,有的人想看卻連機會都沒有。《少林寺》一反此前武打片中純表演的花架式與鏡頭技巧的賣弄,通過李連傑等人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欣賞到了真正的中國功夫,因而在《少林寺》播放之後,立即在海島青年和學生中刮起一股習武風潮。

  再到後來,隨著家庭錄像放映設備的興起,特別是電視進入尋常人家,電影作為娛樂主導的時代逐步走向終結,看電影也漸漸成了海島人民記憶中的一道風景。

  (來源:行走潮汕)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