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

冬至是潮汕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的俗稱

字體大小: 時間:2021-12-21    来源:未知     作者:Dilin

  關於冬至,在他鄉過冬至的人們有話想說:

  @無咎。  廣東潮州

  人在他鄉,一到這種節日就特別想家,想回家裏跟爸媽一起搓冬節圓,想在冬至的早上起床就能吃到一碗暖暖的冬節丸,想吃家裏的紅桃粿獅頭鵝,幸福的是第二天一早家裏的投食就會到啦,老媽搓的冬節圓,紅桃粿,酵粿,鵝肉鵝翅,牛肉丸,牛肚,大蝦等等等等,辛苦老媽幫我準備了這麽多,家裏也有很多事要忙活兒,冬至前都要掃舍,掃舍要用松葉、竹葉和稻草,煮好冬節圓要拜老爺,冬節在潮汕真的很隆重熱鬧。我這兩年還多了個花樣,貼九九消寒圖,冬至之後就開始數九啦,熬過漫漫寒冬等來的便是春光!


消寒圖/by@無咎

 @小楠  廣東汕頭

  去年是第一個不在家過的冬節,除了吃湯餃,還吃江浙這邊的青團、酒釀圓子。和朋友們圍在一起分享各自家鄉的冬至吃食,有分麻花的、分花生的,還有分瓜子的。聽說了潮汕的冬至圓後,他們都表示說沒有吃過「沒餡的湯圓」,哈哈。雖然沒有餡,自家搓的冬至圓卻比超市的湯圓的更甜、更軟糯。今年有空的話也想自己買點糯米粉,搓圓分享給外地朋友們一起吃~


青團/by@小楠

 @aqingdai  江西

  在他鄉過冬至,最讓我感到溫暖的不是大家一起聚餐之類的活動,而是冬至日那天,我們青年志願隊組織了冬至做湯圓送溫暖的活動,給為了守住每個小家,而不能回自己家團圓的門衛叔叔送自己煮的湯圓!湯圓遞到門衛叔叔手上的瞬間,我感覺這個集體很有溫度,這個節日也非常有意義!
 

  @曉芹  揭陽惠來

  在惠來縣,說到冬至節,人們首先想起的並非湯圓,而是冬至節限定專屬美食——冬至繭。在冬至的前一至兩天,惠來人會先將冬至繭做好,在冬節當天,便會早早用自家做的冬至繭和湯圓祭拜祖先和門神。而後,冬至當天的一日三餐的餐桌上定然出現冬至繭。原因很簡單,一是冬至繭一年只為冬至節做這一次,而且美味,人們期待吃,喜歡吃。二是當天拜的冬至繭比較多,要趁新鮮吃。自然而然,冬至繭在惠來便成為冬至節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物。冬至繭的餡料非常多,蒜仔、豬肉、蝦米、芹菜、卷心菜......一年只吃這一次,我們會做很多,寄給在外打工的家人們。


冬至繭

 @下一站  新疆巴裏坤

  在外過冬至,我好想我媽媽做的杏皮飯!在這裏我得介紹一下,杏皮飯是我們那邊的冬至飯,也叫湯餃,裏沒有杏皮,是用麵揉的,捲起來有點像杏皮。每天清晨做完杏皮飯後,我們自己先不吃,先端給長輩親朋鄰居吃,大家相互送飯。很多時候,自家的飯才送出去,別人家的就送了來,來來去去,一張飯桌上往往擺著好幾家的冬至飯。送完飯,回到自家吃飯時,我們還要在水井、窗臺、牲畜圈棚上放一份冬至飯,以敬天地自然。


杏皮飯
 

 @雞蛋啊雞蛋  廣東茂名  

  遠在潮汕地區讀書,除了見識到不一樣的風俗外,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語言不通,觀念上的差異,所以內心還是有一種孤獨感。月是故鄉明,在冬至佳節,也就非常想念我的家鄉了。我的家鄉在冬至節會有拜神、做籺等活動。特別是做籺,「籺」其實就是類似於潮汕地區的粿,但不同於粿的是,「籺」僅局限於用糯米蒸出來製成糯米皮,來包裹餡料的一種食品。在以前,很多茂名人都會在冬至節做籺,多以煮湯籺、菜包籺為主。


煮湯籺

@Auroralearth  广东揭阳
很想家,在其他省上學,同學也都來自五湖四海,習俗不一樣,過冬至我肯定是要吃湯圓的,當然還有我們潮汕自己的鴨母捻,但宿舍其他人都是吃餃子,感覺就有點失落吧!以前高中冬至就算沒放假,老師也會煮一大鍋的湯圓給全班分發,大家一起吃湯圓,現在沒辦法體會到了。冬至也要拜老爺的,這不算迷信,算是我們潮汕人自己的傳統吧!現在也會想起以前在家和爸媽一起拜老爺吃湯圓的時候。還有冬至是小年,吃完湯圓也就大了一歲,這次是第一次不在父母身邊長大一歲呢!突然也覺得自己是真的遠離父母獨自生活了。

  @咿呀呀  潮州潮安
我對於冬至最大的印象呢,應該是冬至前一天的晚上,因為在那一天晚上媽媽會提前準備好做湯圓的材料,然後把我喊過來,教我怎麽「挲圓」。小小的我總會把「圓」梭得大小不一,在一旁一邊看潮劇一邊看我們「挲圓「的爺爺總會說「這是爺孫圓」,冬至、挲圓與潮劇共同構成了我對冬至的美好回憶。

(來源:潮學研習社)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