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陳會長,尊敬的各位鄉親父老:
我也是潮州人,家己人。今天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做一個談話。我想講的題目,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首先我想講的就是,中國今天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它占全球的GDP大概是16%,美國是占24%。所以中國跟美國比較,大概是美國的2/3左右。另外,中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的貿易國,中國占全球的貿易大概是不到11%。而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的貿易國,它占全球的貿易份額大概是 11%多一點點。我想,在10年之後,2030年,肯定中國會變成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也會變成全球最大的貿易國。
在過去40年之中,中國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家,每年超過9%的成長。這個是很驚人的記錄。2020年,我們飽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中國是唯一一個大的經濟體,還有正的成長,是2.3%。美國其實他是負的,3.5-4%左右。所以中國是做的不錯的。但是我們的人均GDP只是1萬美元。美國的人均GDP是6.5萬美元,我們連1/6還不到。所以還要努力。到這個世界末,我們的人均的GDP恐怕還不一定能超過美國。為什麼呢?第一,我們人口多。第二,其實上天給我們的資源,沒有美國的豐富。美國有很多的平地,可以耕種的平地,有很多的水,水土資源都很多,其他礦產更加不用講了。我們水土都缺乏,所以還要努力。但是我剛才講,不一定能夠超過他,不過我們總量超過美國,我想是10年之內就會實現的。
人民幣的匯率
另外我想講一講人民幣的匯率,你可以看見下圖這兩條線是什麼呢?紅線是美元兌人民幣的指數,它有上有下,最近它往下走,最右邊的往下走,就是說人民幣在升值,美元在貶值。你可以看得出來,它的起伏很大。藍顏色代表一籃子,就是用中國的貿易加權一攬子的外幣來做的。你可以看得出來,跟一籃子話,就比較穩定很多了。匯率,這個其實是很正確的政策。什麼道理呢?美國跟中國的貿易只占中國的貿易20%,就是說其他有80%是跟其他國家的貿易。
那麼你說由於美元升值,我們為什麼要跟他一起升值?假如人民幣跟它升值的話,就是表示美元升值,我們要對其他80%的客戶都要加價,不太合理。那麼美元貶值,我們是要應當對其他的80%的客戶也都減價,也不合理。所以實際上根據一攬子貨幣,合理的一個籃子貨幣,就是說平均來說我們沒有特別加,也沒有特別減。那麼另外一個看法就是說,假如我們跟一攬子貨幣的話,人民幣的購買力,在國際上購買力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準。你不一定去美國,去歐洲,就是平均來說,你的購買力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準。
挑戰與機遇
那麼有什麼挑戰,又有什麼機遇呢。我想講的第一就是新冠肺炎。雖然我們都很感恩,就是說在中國內地,基本上是已經控制下來了,商業工業都能夠恢復,這個是最大的成就。第二就是說我們中國還要繼續改革,繼續開放,習近平主席也講過很多次了,一定要繼續改革繼續開放,這個是我們中國往前走的路。第三點,中美之間有一個戰略的競爭,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將是未來新常態。們要回頭想,美國重回亞洲,不是共和黨的政策,是奧巴馬時代的政策,所謂TPP(注:泛太平洋夥伴),那個也是奧巴馬時代的。所以美國要把中國要圍堵起來,是兩黨的共識,我們要有認知。不是說換了一個黨,換了一個總統,會有什麼很大的改變,這個是新常態。而且我自己覺得恐怕要繼續一段時間,恐怕要10年,才會有新的發展。什麼道理呢?就是要美國他要接受,會有一個國家會跟美國平起平坐,這個不容易的。
為什麼呢?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中,沒有一個國家,讓中國覺得是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要麼都是中國的藩屬,要麼都是高高在上。所以在中國傳統上,是沒有跟一個平起平坐的國家做朋友打交道的經歷。美國也是一樣。它對歐洲對西歐,它跟英國法國,它說我救過你們幾次;德國它也佔領過,日本它也佔領過,就是中國,二戰的時候它也幫過忙。所以,美國也不覺得有國家是跟它對等的。以前它唯一覺得對等的是哪一個國家?就是前蘇聯,但是前蘇聯不是它的盟友。 所以要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想,需要要美國它能接受,中國是可以跟他平起平坐的。所以這個也是為什麼習主席想跟它講,要發展新型大國關係,要大家平等、互惠,互相尊重,雙贏的關係。這個要慢慢去發展出來。
中美脫鉤是機遇
那麼有什麼機遇?我想第一就是說,脫鉤,很多產業可能要脫鉤了。但我覺得這個是一個Sputnik moment,這個是Sputnik的時刻。大家可能不記Sputnik是什麼東西,Sputnik就是前蘇聯在1957年送上去的衛星,它是全球第一個國家,把衛星送到太空去。其實當時把美國人嚇壞了,想不到前蘇聯它科技可以這樣發達,可以把一個衛星送上去。所以叫Sputnik moment。美國人就發覺不行,我們一定要急起直追。結果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結果成功了,是美國把第一個人送到月球上。這個當時是一個競賽,美國後來成功了。所以我覺得這個是Sputnik moment。就是說要脫鉤,當然對中國有很多的影響,比如說對華為,它買不到芯片,怎麼辦?這個Sputnik moment就是,一定要努力,自己去發展出來,我也要想想其他的辦法。所以這個就逼住你非要自力更生不行,這個就是Sputnik moment。
命運共同體
第二我覺得想講的就是,現在其實是一個機會,就是怎麼樣發展創造一個世界上的命運共同體,這個也是習主席常常講的,就是share future。那怎麼辦呢?第一,地球暖化,我們怎麼樣能夠把地球軟化緩慢下來,這個全球要一起努力。所以前一陣,習主席提出來,我們到2060年要碳中和(注: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我覺得那是一個了不起的承諾。就是說到了2060年,中國不會再淨產生碳排放,這個其實是不得了的。沒有碳排放的話就是說,到時的汽車、飛機都不用汽油了,這個是肯定要很大的轉變,但大家還要用電,發電也不能用煤,不能用石油,不能用天然氣,這些都是碳。所以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也是一個很大的承諾。
那麼第三、第四我想講的,就是大灣區great bay area,跟一帶一路,其實都是很大的機遇。
繼續發展的實力
那麼大家可能問,究竟中國有沒有這個實力,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我想跟大家講,從基本面來看,絕對是有的。第一,中國的國民儲蓄率是很高的,超過40%。這個什麼意思?就是說每年中國要投資什麼東西,都有足夠的資源去投資。我們儲蓄率高的話,投資率就可以高。投資率高的話,我們資本的累積就會快,就會高,所以這個是第一點。
剩餘勞動力充足
第二點,其實中國還有很充足的剩餘勞動力,外面很少人這樣講的,但是為什麼我要這樣講呢?我就跟你解釋一下,看上圖,紅顏色的線就是我們的國民儲蓄率,national savings rate,藍顏色的就是投資率。所以你看,我們儲蓄率是遠大於投資率的,所以還有剩餘的資源可以投資到外面去。第二我想講的就是,大家看一看下圖的綠顏色部分。這個是三個不同的部門,綠顏色的是農業部門,藍顏色的是工業部門,紅顏色的是服務部門。這個是中國的GDP的分配,你可以看得出來,農業部門到現在已經祗佔GDP不到10%,已經縮到10%了。但是這農業部門的就業,看這個是就業的分配,也是三個部門分,就業還有25%左右。這個就告訴我們什麼?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勞動力,可以從農業部門調到其他部門去。這樣子的話,其實我們勞動力還是很充足的。
退休年齡要提高
此外,我還想跟大家講的就是說,中國現在的退休年齡,實在是太早了。女性是55歲,男性是60歲。這個標準什麼時候定的呢?是在1950年左右定的。當年,中國的預期壽命,祗是60歲多一點,所以60歲退休,養你兩年,就差不多了。但是到今天,我們中國的預期壽命,有不同的數字,我看的數字最低的是77。那麼老實講,60歲的人不應當退休,最少得可以多做5年,可能是多做10年。所以我覺得中國應當把退休年齡慢慢的延後,對不對?這有兩個好處,第一就是我們勞動力還是會足夠。但是第二點很重要,就是我們身強力壯的時候,賺的錢要等我們退休時候用的,所以你60歲就退休,活到77、80歲,還有20年你沒有收入,要靠以前一段賺錢的。所以那邊多工作5年,你以後要用的錢就少5年,這一出一進差很遠的,潮州人都會做生意的,一算就算出來。還是多做幾年,比較適合。
經濟成長仍高
那麼中國現在有幾點,第一就是說我們的經濟成長率還是很高的,看下圖,藍顏色的是美國的增長率,紅顏色的是中國的成長率。你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的成長率一直都是比美國的經濟增長要高。藍顏色上面是美國的GDP水平,紅顏色是中國GDP水平。你看得出來,中國一直在趕上,雖然還沒有到。所以我覺得,第一就是說中國會持續繼續,增長會比較快。
對出口依賴下降
另外我想講,中國對出口的依賴性。大家都問美國要有關稅會怎麼樣?是不是有影響?其實中國對出口的依賴性已經在下降。從下面這張圖,你這看得出來,我們最高峰的時候是06、07年,差不多出口占我們GDP35%,最近已經跌到20%左右了。美國是12%。所以這個是對出口的依賴性已經減少了,這個是好事。所以習主席也講,雙循環。一個是內循環,一個是外循環,但是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也是必須的,因為中國到今天還不能做到自給自主,對不對?要自力更生是對的,但是不能做到。假如真的要自給自足的話,可能就要回到80年改革開放之前。這個大家都不願意看到那種情況。
不依賴國外投資
中國其實到今天來說,也不依賴國外對中國的投資。這個圖是外國對中國直接投資,最高的時候占全中國的投資大概16%。你看,在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下降,現在祗佔整個中國每年的總投資3%。就是說已經不靠外資了。我很多外國朋友,他要去中國投資,我跟他們講,假如你只有錢的話,千萬不要去,因為中國不缺錢。你去除非你有技術,或者是你有市場,或者你有個特殊的商業模式,你就可以去。但是,你只有錢的話,千萬不要去,中國不缺錢的,你去那邊沒有好處。所以就是說中國其實不依賴外國的投資了。
下面這三個圖很有意思的,我跟大家看一看。這個是在亞洲一些國家的出口,每一季出口的成長率。你可以看紅顏色的那條線是中國,其他的,黃顏色是日本,還有印度也在,紫色的。你可以看得出來,出口方面,所有的亞洲國家,都有波動性,全球一有問題的話,都會波動。你看,最左邊的是1997年,東亞經濟危機;2000年是互聯網的泡沫;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最近就是2016、17年就下來了;到最近最右邊的就是新冠肺炎。中國不例外,中國也受它影響,出口影響。進口也是一樣,這個是每一個國家地區的進口成長率,你看它也是動來動去,中國的紅線也是跟著他們一起上上下下。中國也不能避免。外邊市場不好,中國也會受累的。
體量夠大 GDP平穩
不過中國有一點不同的,這個是GDP,你看這個是季度的GDP成長率,你看那個紅線也有上有下,但是他始終都是很平穩。跟其他的線不一樣。就是因為中國經濟我們體量夠大,對不對?所以不受外部太大的影響。不是說沒有影響,但是不是太大的影響。你可以看得出來,其他的經濟體都上下了很多,但是中國沒什麼事。所以這個就表示,中國其實有很大的適應能力,有很大的彈性,真的不受外國影響。美國也是一樣,基本上美國經濟不太受外部發展影響,因為它主要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
我現在就講一講內外循環。看下圖,就是說中國進出口,藍顏色的是出口,紅顏色是進口,進出口加起來占GDP的比例。最高的時候達到65%。你看改革開放之前最最左邊的不到10%,一直就上升。到了2006年到最高峰,現在下來了,現在下來就低過40%。
這個其實跟外循環有點關係,外循環就是出口跟進口。你看中國其實家庭消費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最初的時候就是說在1960、61年,最高是達到70%,那是中國很窮的時候。但現在是很低的,現在是40%之下。那麼美國是多少?美國是在60%-70%之間,所以我們的家庭消費是很低的。
家庭消費需增加
看下圖,最下邊那條線是政府消費,黃顏色是投資。基本上中國的投資總數已經超過了家庭消費。我們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增加家庭的消費,相當大的空間。那麼這個圖就是說,假如你把出口跟進口,除去所謂的內循環----內循環就三樣東西,家庭消費,投資跟政府消費。其實最高的時候達到70%,現在已經是低過40%,但是這個是很需要的,你還是繼續有需要。
石油 糧食沒問題
我們再看一看,下圖是中國這幾年的進口情況。黃顏色的是半導體的進口,藍顏色的是石油的進口,原油的進口,紅顏色的是糧食的進口。你看這三樣東西總的來說都是在增加。我們想看一看,究竟它進口佔國內消費有多大?假如你看石油的話,它是很大的。中國的原油消耗,這是在國內的消耗。進口部位占70%,所以停不了了,所有的車都開不動了, 但是石油其實是到處都買得到的,所以只要你多元化就沒有問題了,是就要中東買一點,非洲買一點,其他地方各買一點,就差不多了。下面紅顏色的是糧食。糧食基本上中國是不會有大的問題的,當然進口也相當多,但是占的比例算起來不是很大的問題。
芯片自己解決
半導體我就找不到數據,不過據我了解,進口的占總的量大概應當是超過30%,是相當高的,同時都是高端的,所以這個其實就是我剛才講的,為什麼是Sputnik-moment,就是說像華為不能進口芯片,是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他是自己可以解決的。我舉個例就是說,1964年當時中國的人均GDP不到200美元,用今天的價格來算不到200美元,我們今天是超過1萬。但是64年原子彈做出來了。對,這樣窮的時候。所以其實應當還是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要擺資源下去,是可以做成功的。
其實關鍵核心技術的話,都是要自己去做的。要自力更生,沒人給你的。你想,以前蘇聯做原子彈也是自己做的,法國還是自己做的,英美都不肯幫他。印度、巴基斯坦也都是自己做的,朝鮮也是自己做的。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其實講來講去都是要自己做的,沒有別人會給你,沒人送給你。當年前蘇聯也不肯幫中國做原子彈。也不怪他,這種東西老實講都是自己的看家本領,不會隨便給外人的,所以就是這樣子。所以我想短期,中國會有一點問題,但是這個是能夠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倒是相當樂觀的。
脫鉤有利多源
其實真正來說,脫鉤的時候,其實會變成怎麼樣呢?就是說所有關鍵的技術,關鍵的產品,最後都會變成有兩個來源。有兩個來源,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有一個來源的話,你就只能靠他一家企業。有兩個來源,他就不能騙你,也不能變成是一個寡頭。你們去想一想,假如這個世界上只有波音一家飛機公司,我們今天會怎們樣?幸好還有空中客車,不然的話我們還是要坐737max,他只有一家的話,真的是沒有選擇。所以我覺得脫鉤會變成以後會有兩個不同的系統來做,但是不是壞事。同時等於也是一種多元化,也是一種保險,一垮不會全部都垮掉,所以不必太擔心。
繼續對外開放
其實中國還是繼續要開放,繼續要對外的。怎麼樣看得出來呢?第一,他已經簽了一個叫做RCEP(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就是有15個國家,包括東盟,還有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是現在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個是去年大概11月的時候簽訂了。本來印度也要參加,到最後印度決定不參加。第二,就是去年年底的時候,中國跟歐盟建立一個中國歐盟的投資協定,這個也是非常正面的,就是說中國歡迎歐盟來中國投資,歐盟也歡迎中國去歐洲歐盟去投資,這個是非常重要。因為我覺得中國其實面臨的最大的危機,就是被孤立化,所以它一定要爭取跟歐洲跟其他國家合作。第三,其實最近中國也要說,他們也想參加CPTPP(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最近我聽了很多,是他們講都是想參加CPTPP。CPTPP本來是美國開始的,後來特朗普他說我不參加,剩下來就是日本牽頭的。假如中國能參加,其實也很好。這個就表示中國願意繼續開放,繼續對外。
人民幣國際化
另外我想稍微講一下,就是人民幣。就是人民幣幣值。大家假如還記得的話(參考下圖),在1978年是很高的。當年一個美元不到兩塊錢人民幣,對不對?然後一直到了最高的時候,差不多到9。1993、94年的時候,人民幣一直貶值。但是之後他其實基本上一直在升值。到最近大概是6塊5到7塊左右這個階段。我覺得也不會大上大落,這個是差不多,可以平衡的階段。
不過最主要的就是說,要不要增加在國際上人民幣的使用?我想講一個原則,你們大家很多是做生意的就明白,其實兩個國家貿易之間,最好是用自己本身的貨幣,比如說中國跟泰國貿易,最好是要麼就是用人民幣,要麼就是用泰銖。用美元其實吃虧在什麼地方呢?你先要用人民幣換成美元,美元再換成泰銖,兌兩次,成本就高了;第二,風險也是雙倍,兩邊都有風險,有幣值的風險。所以這個就是說,其實所有的貿易國家,想清楚之後,都想用本幣來交易最好,不要經過一個第三國的貨幣,除非大家都不相信了。比如說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我們都不願意接受彼此的貨幣,就只能用第三國的貨幣了,對不對?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就是說中國其實要鼓勵大家多用本幣來做交易。這樣成本會降低,同時也避免使用美元。因為美國會利用他對美元交易美元清算系統的控制,來給你種種的不方便,甚至不讓你去做。
貨幣結算
所以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下圖就是說中國的國際貿易,用人民幣清算的成分。在2010年之前基本是沒有,2010年之前,所有中國的貿易都是用美元計算。但是2010年開始一直在增加,最高的時候達到百分之三十幾。但是在2015年很不幸,一下子人民幣跌了好幾個百分點,一天之內。之後就跌下來,你看到了最近才上回去,現在是恢復原來的狀態。
下面這個圖是foreign related transaction涉外的交易,不一定是貿易,因為可能在外面買東西,或者匯錢回家這樣的。但是你可以看得清楚,就是說也開始在增加了。
SWIFT
另外我想講就是說,在全球貨幣使用之中,美元跟歐元是兩個最受人歡迎用的。下圖前兩個藍顏色的,都是36%、37%左右的成分,都是用美元或者歐元來交收。那麼紅顏色是什麼?紅顏色就是這個國家或者經濟體,在全球貿易裏面占的比例。你可以看得出來,中國是第5位,你看CNY,他的貿易占比例跟美國是差不多一樣的,但是利用美元計算的是37%,38%,用人民幣計算是2%。就是說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增加,對不對?你看在中國前邊的是日本,日本占全球貿易是3.7%,但在全球的清算計算用日元,是差不多3.6%左右。假如中國不要說人家用你的貨幣,你把自己的貿易都用人民幣的話,就可以達到最少百分10%,所以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增加。
CIPS
我想最主要的其實中國擔心的,就是有一個系統叫做Swift,可能也有人聽過,所有國際銀行之間錢的流動,都是要經過Swift-system。但是Swift-system假如你用美元計算的話,很有可能是不讓你用的。所以中國其實已經自己在做,一個叫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就是中國的Swift system。就是萬一不能用的話,它也可以用。這個CIPS,所有全球的銀行都參加,就是說你不讓我用的時候,我用其他的辦法去做。我覺得遲早都會走到那一步,不然的話你就讓人家弄死了,不能用。這個其實對香港也有影響,因為我們跟美元掛鉤,它不讓我們用美元的話,這個掛鉤就完全沒用了。所以這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繼續高增長
我再講兩點。第一就是說我們大家都擔心中國以後成長率會不會繼續會很高。下圖the rate of growth是成長率,下邊這個是人均GDP。我意思是說你看紅顏色的點是中國,黃顏色的是日本,藍顏色的是美國,就是說在不同人均GDP的情況之下,能夠達到的成長率。所以你看紅顏色的,它其實還是在一個區域裏邊,還可以高速發展,6%的發展沒有問題。你看在這一區就10-20元,1萬到2萬之間,還有很大的空間。所以我覺得下去10年15年,中國發展是沒有問題的。我就做了一些預測,就是說應當可以到2030年左右,中國GDP的總量會趕上美國GDP的總量。但是即便這樣子的話,中國的人均GDP還差得很遠,總量到了,但是人均GDP還只有1/4不到。所以我剛才講就是說,大家要知道這個是事實,也很難,短期內改變不了的,人多資源不夠。但是能夠做到現在,已經是非常成功的。
經濟以外的貢獻
那麼到了最後,我就想講一講,就是中國除了在經濟方面,還有什麼地方能夠貢獻呢。我想第一,就是可以幫助,不單是中國自己,還包括其他的國家,去控制現在的跟以後將來蔓延的疫情,這次過了之後以後也會再來的。第二就是說氣候變化,中國可以幫很大的忙。因為現在中國是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國家,占全球碳排放28%,所以控制下來就是好事。第三就是說,核子武器的擴散,中國也要可以幫忙。這些我覺得都是中國能夠幫忙的。
中美不會打起來
那麼另外大家可能還有一些有興趣,就是說究竟美國跟中國會不會打起來?我是覺得,想清楚之後,是不會的。什麼道理呢?現在要打仗的話,沒有人會贏,都是輸的,即使贏的也輸了。那麼你要怎麼樣想呢? 有一個哈佛的教授Graham Allison,說中美始終都要一戰。但是為什麼不會呢?你要這樣想,上個世紀前蘇聯跟美國都打不起來。前蘇聯是想改變美國的生活方式,改變美國的政治形態的,我們中國一點意圖都沒有,你美國喜歡怎麼樣搞就怎麼樣搞,我根本不會管。所以,連前蘇聯跟美國都打不起來,中國絕對不會跟美國打起來。但是以後這一段我想是有競爭的。但是希望大家兩邊都能夠平穩發展,過了這一段時間,應當還可以大家繼續下去。
粵港澳大灣區-大保稅區
大灣區其實我覺得我們是要爭取、利用這個機遇。什麼道理呢?先從香港的立場來說,香港其實1949年之前,是轉口港,當時沒有工業的。但是韓戰發生之後,有禁運,根本不可能再做轉口港了,所以就開始發展工業。當然要有些上海人、其他地方的人,他們以前是做工業的,來了香港,做紗廠、做玩具、做假髮等等。50年就是這樣起來的,都是很重要的輕工業。那麼到50年代後期,60年代開始就是地產的發展,然後一直就發展下去。後來我們的成衣做得非常成功是吧?很多我們潮州的鄉里都是做成衣出生的,都做得很成功。
其實呢,慢慢慢慢,香港人勞動力也不夠,慢慢開始價格上升了,所以這個東西就跑到臺灣、韓國、東南亞去做了。但是突然之間,中國改革開放,所以在香港的廠商就有了第二春,the second spring,就回國去做了, 土地又便宜,人工又便宜,他們又有客路,所以也做得非常成功,那一段是很成功的。
到了後來,也開始有人要進去投資,外國人開始的時候也是經過香港人帶路的,很多都是經過香港進去。後來中國出去也是經過香港出去。但是慢慢地,很多都是直接的:比如說最近幾年前TESLA去中國投資,現在做得很大,不需要香港人幫忙,直接去上海。人家送了他一片很大的地,就發展起來了。現在基本上外國要去中國投資,基本上不需要經過香港,我們香港也幫不了什麼忙,我們沒有做重工業的基礎。這個是事實。所以香港要繼續發展的話,其實就要看有什麼地方有機遇。我覺得大灣區其實是一個機遇。我們自己的市場只有750萬人,大灣區就有7000萬人,差了10倍。所以你做得成功,是可能非常成功的。這個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說為什麼大灣區會成功呢?這個其實跟經濟全球化是同樣的道理,為什麼經濟全球化成功?就是說我需要的東西你有,你需要的東西我有,把這一交換,是雙贏,對不對?你大彎區真的能夠全部打開的話,是大家都贏。所以9+2是大於11,對不對?但是要怎麼樣才做得到?一定要打開各種要素的自由流通,就是商品服務要自由流通,人才要可以自由流通,對吧?資金要能夠自由流通,資訊也要自由流通動,這樣才打成一片。所以,這個能夠做成功的話,是不得了的事情。另外你們想,其實49年之前,省港澳是一個市場,真的是一個市場,你回去看,當時你做廣告,都是省港澳一個市場,現在就是回復到當年有這樣大的腹地去做。
所以我個人覺得,大灣區是香港以後的希望。但是要做成功的話,我們要看遠一點,看大一點。就是說關卡要打開,最重要最好的就是說,把大灣區做成一個保稅區,大保稅區。就是東西商品進了香港,可以直接進去大灣區,不要再稅,不要再檢查, 這樣就真是打成一片。大灣區的東西一來了香港,就可以出去。把關卡打破。我記得我2004年來的時候,剛剛到香港做校長的時候,我就去深圳做了一個演講,當時我跟他深圳講什麼呢?你們可能還記得還有一線二線三線。對。我就跟他們講,要放鬆一線拉緊的二線,就是要港深經濟一體化。
港深一體化
到了今天我們還是要講港深一定要做到經濟一體化,因為我們各有各的優勢,是應當一起合作的,只有香港沒有深圳,很多東西做不成功;只有深圳沒有香港也做不成功。我們講一個企業大疆,大疆能夠成功,就是因為有香港也有深圳。大疆只在香港的話,做不成的,這個做不成的,供應鏈上不去,做不成功的,是吧?所以我覺得大灣區,是香港的希望,我們絕對要把握這個機會,就一定要推進,把大灣區裏邊11個城市,打成一片。(本文根据劉遵義教授演講內容整理,未經講者本人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