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許學之,他在香江打拼七十多年,見證了香港從百業奮鬥而成為國際大都會輝煌的發展歷程。他在歷史洪流中,經歷艱辛苦楚,卻始終秉承父親的訓示「克己」信念砥礪前行,將祖傳家業發揚光大,名揚四海。他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銅紫荊星章(BBS)獲得者、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一位德高望重、令人敬佩的95歲高齡香港著名潮商——隆昌行(集團)有限公司主席許學之。
許學之主要社會職務有:國際潮團總會第十六屆常務理事、國際潮商經濟合作組織名譽主席、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第五屆主席、永遠名譽主席,香港潮州商會第四十六屆會長、永遠名譽會長,香港中藥聯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陽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以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高級顧問、中國僑商聯合會副會長、汕頭海外聯誼會榮譽會長、汕頭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榮譽主席等。
01
記憶深處·難忘鄉情
許學之(左一)
許氏祖祠內「聖旨牌匾」
許氏祖祠
許學之,1930年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勝前鄉一個中藥世家,至今已有五代相傳。他在六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8歲左右在許氏祖祠就讀小學。據了解,許氏祖祠建於明代初期,是少數現存的明代宮殿式建築,祖祠內供奉他們每一位祖先的牌位,各代名人獲得的聖旨牌匾也掛在這裡,充滿中國傳統文化氣息,許學之當時在這裡小學畢業。他內心自豪地說:「祖祠裡培育出來的學生,大多數已成為具有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地位的知名企業家。」許學之感慨:「祖祠雖然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鄉村政府高度重視古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在經歷過多次精心修繕後,仍保留以前的原貌,給予後代一種極大的鼓勵,尤其在『孝道』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許學之踏足母校看望師生
許學之的中學階段就讀於汕頭市第四中學(原汕頭市大中中學),學校前身是潮州八邑職業學校,是在上海潮州會館支援下於1917年開辦、發展的歷史悠久的中學,亦是旅滬潮人在自己家鄉創辦的第一所學校。因歷史原因,1939年至1945年社會動盪期間,許學之在困苦中就讀遷於鄉村的大中中學,直到學校遷回汕頭市重辦後得以返校升讀高中學業,並順利完成高中課程。許學之明白機會來之不易,於是更加珍惜光陰。當時年輕的許學之待人友善,與同學們結下濃厚的同窗情,全體同學都稱呼他為「我們的班長」,而他也都非常尊敬和聽從老師的教導,視老師如父母,在整個高中生涯中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與支持,成為學校的模範生。
許學之在出生的老屋前與鄉親合影
探訪父親在汕頭購置的物業
許學之探訪父親的舊店舖
回憶家鄉點點滴滴,給許學之留下最深刻記憶且終生難忘的莫過於其出生的地方「勝前鄉仁厚東路十二巷」,這是他父親自己籌建的房子;還有父親在家鄉經營藥材生意的舊店舖「德興路七十二號」,是他父親經過諸多磨難在汕頭一步一足印成功購置的物業;以及不忘懷念汕頭市著名標誌性建築,最能喚起旅居在外潮人故鄉情懷的「小公園。」
前幾年,許學之在將屆九十歲高齡時,專程從香港回到故鄉,探望家鄉親朋好友,踏尋兒時成長經歷,得到家鄉領導的熱情接待。許學之大力協助建設家鄉公眾設施,創新優質名校勝前小學,品嘗家鄉美食,感受到家鄉的發展日新月異,心情格外高興。
汕頭小公園
02
遠赴香江·艱苦創業
1949年,許學之為了家人遠走他鄉,為了生存遠赴海外,孤身一人背井離鄉來到香港謀生,此行不但艱苦,更是無奈,但卻造就了他非凡的成功之路。
許學之與妻子和子女
初到香港的許學之,在尖沙咀廣東道一家米舖店工作。雖然很辛苦,但許學之意識到自己在家鄉所學習的高中知識,遠遠未能幫助他適應香港的環境,急需提升自己,獲得更多技能,改善生活現狀,於是他決定以半工半讀的辦法來實現自己的願望。別人每個月的薪水八十到一百元,而他爭取到每月四十元的工資,這樣他既可以到香港芝加哥無線電專科學校繼續深造,還能留在店舖工作,實屬「兩全其美。」此外,他經由高中同學介紹,有幸在尖沙咀北京道及彌敦道學習抽紗公司營業方式,參與抽紗和寶石的經紀生意。他不怕艱辛,來港後一直保持學習,不論在工作技能、文化知識等方面,都未有放棄任何機會去提升自我。
許學之父親
許學之(右二)和父親(右一)等在店舖
許學之在經歷多年的艱苦磨練和知識儲備後,生活逐漸得以安定,並在二十一歲那年與妻子鄭應柔喜結良緣、結婚生子,先後生育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妻子在家相夫教子、持家有道,在工作上勤勞聰慧,協助處理店舖生意,成了許學之成功道路上的得力助手,深受子孫後代的尊敬和愛戴。
許學之與姐夫一家
初期的「隆昌行」
1952年初,許學之和他的姐夫在干諾道西合資經營藥材生意,創立了來港後第一間香港的「隆昌行」,繼承父親衣缽,亦都開始了他人生最忙碌的時期。此時的隆昌行,在经营上有父親的指導和翁崇發、翁俊英兩位表兄的幫忙。比起現在的高樓大廈,當時隆昌行的環境十分簡陋,因為沒有切割鹿茸的專用加工房,只能將工具擺放在狹小的店舖一角。除此之外,基於業務初期規模不大,隆昌行的人員不多,面對日益增長的業務,他們只好在店內設置床舖和梳洗用品,方便有時工作至深夜,直接在店舖睡覺,第二天一早繼續工作。連許學之的太太亦要協助工作至半夜,甚至有時還要兼顧送貨,充當司機角色,接送來往客人。而在業務方針上,他們始終堅持以「誠信」為經營信念,以「克己」為經營準則。
許學之哥哥一家
1958年,經營了六年的隆昌行業務蒸蒸日上,穩步發展,但就在這年,許學之的父親突然仙逝,令整個家庭失去了最大支柱,家業面臨危機,給許學之帶來了沉重打擊,但許學之沒有因此消極,而是化悲傷為動力、堅強與毅力,二十八歲的許學之更加勤奮和謹慎做事,再次審視香港市場,重整旗鼓努力推動家業延續發展。此時,適逢哥哥許漢章從汕頭來港,對隆昌行在香港的業務發展帶來很大幫助,弟弟許漢傑也相繼來到香港幫忙。兄弟之間互相合作、商量決策,迅速增加香港島和九龍的業務,隆昌行不僅成功渡過了難關,而且奠定了良好基礎,對中藥業的傳承和創新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03
厚積薄發·行穩致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四十歲的許學之在香港已有20年歲月沉澱和經驗積累,他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拓展海外業務,有哥哥及弟弟幫忙發展香港生意,無後顧之憂的許學之抓住了對外發展機會,決定遠赴臺灣、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星馬泰等地,建立渠道,廣交朋友,開拓市場。
許學之「出海」考察時的珍貴照片
於是,許學之首先前往臺灣開展貿易考察,經當地潮籍老鄉許應時引薦認識了臺灣的藥材眾商舖負責人,很快達成貿易往來,建立合作關係,促成大宗買賣,收穫頗豐,也拓寬視野。前往臺灣考察期間,許學之經推薦認識了幾位與臺灣從事藥材生意有關的韓國人,直接為隆昌行進軍韓國市場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亦是為他打開了港韓另一道「出海」之門。
眾所周知,韓國盛產高麗參,注重出口業務,而對鹿茸保健品又非常重視,需要進口。許學之洞察到中韓雙邊貿易帶來的龐大市場,果斷決定拓展韓國業務。當隆昌行在向韓國出口鹿茸時,曾一度影響到南韓政府駐港官員親自與許學之會面並聽取他對鹿茸出口定價的高見。韓國市場的佔領,為隆昌行帶來可觀的貿易收益,但並沒有限制他把目光放得更長遠,經營領域和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在人參、鹿茸、大健康等產業發展中,「隆昌行」的品牌影響力遙遙領先。
許學之在電子公司辦公室
所謂虎父無犬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許學之的子女都有著優秀的商業頭腦,加上他們在國外深造多年,又瞭解社會潮流。借此機會,許學之帶領子女們大大拓展家族事業。
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文化影響力迅速擴大,邁向國際,在全球各地無處不在,當時全亞洲的潮流文化更由日本主導。許學之帶領全家人把握時機,將大兒子許平山在日本創立的88時裝品牌同時引入香港市場,形成家族團隊。
許學之兒子在日本東京的商業大廈
此外,許學之大兒子在日本東京大學修讀建築系畢業後,以免稅店勇奪日本市場。當時,電子科技業起步,許學之攜子女於八十年代初,在東京成立寶成昌貿易有限公司,分別在美國、加拿大設立分公司,尤其與東芝集團合作,在電腦發展中作出輝煌業績,成功向全球市場推廣產品(代理),榮獲多個獎項。
更令許學之感到驕傲的是,大兒子於1998年在日本東京繁盛地區澀谷成功購買一塊地,親自策劃建設起商業大廈,成立世紀山川電子有限公司;而許學之的幼子許平川當時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主修電腦課程,畢業後在加拿大多倫多與吉林省政府經貿機構創立一間諮詢貿易服務公司,先後向外發展全球電子產業。
許學之一家合影
許學之提到子女取得的成就時,內心無比欣慰和自豪,他說:「這輩子最為開心的事情,一是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教育程度比我高,並在我和妻子的努力培養下,都遠赴國外留學,順利完成學業;二是子女們在商業發展和人生規劃方面遠超父母的期望,他們不僅傳承家族的商業理念,而且有著努力奮鬥、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家族企業的發展壯大貢獻了他們的智慧和力量。」他感慨道:「這些非常難得,尤其是下一代比自己的父親能幹,我想不只是我,作為每一個父親都會感到無比開心。」
許學之帶領「全家總動員」團結協作,公司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以及在好友的協助支持下,隆昌行蓬勃發展,所涉及業務已經由原來單一的中藥材,發展到現在的房地產、服裝、電子科技、食品、保健品、西藥等行業;業務範圍從香港擴展到中國內地、臺灣、澳門以及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許學之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引領家族企業一步步邁向跨領域、多元化的全球發展格局,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紮實根基。
04
服務社會·建設家鄉
「2024盂蘭文化節」大會向許學之永遠名譽主席頒發功德狀
許學之既有創業的雄心,亦有仁愛的善心。他在發展自身事業的同時,積極加入社團,服務社會,建設家鄉。香港潮陽同鄉會則是他第一個參與的潮屬社團,而且他還是同鄉會的首期會員。由於他本人是潮陽人,因此加入這個會有非常濃厚的歸屬感,一直以來踴躍參加社團組織的各項活動,至今仍然擔任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
就職典禮現場
20世紀80年代,是許學之的家族事業蓬勃發展時期,亦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經由蔡衍濤會長的大力推薦,他於2002年擔任香港潮州商會副會長,並於2008年當選香港潮州商會第四十六屆會長;2010年榮任為由陳偉南主席發起創立的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第五屆主席;2011年擔任國際潮團總會第十六屆常務理事(今擔任國際潮商經濟合作組織名譽主席)。他積極參與潮團會務,植根香港發展,投身祖國和家鄉建設,熱心公益慈善事業。
在推動香港與祖國內地雙向交流方面,許學之曾帶團赴北京出席2008 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陶鑄古今——饒宗頤學術藝術展開幕式;赴汕頭出席首屆粵東僑博會暨汕頭市經貿洽談會,赴潮汕四市、河南省等地考察座談,帶領會員加強對外交流,拓展商機;與潮州海外聯誼會等聯合舉辦過「攜手合作,增強信心,共謀發展——潮港兩地企業家應對金融危機座談會」,兩地精英企業家互動交流,為克服金融危機和企業發展出謀獻策;組織舉辦粵東地區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城市發展與環境」、「醫療及衛生福利」等專題課程,邀請粵東四市(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有關部門領導蒞港學習交流,大力推動家鄉全面發展。
在支持香港繁榮發展方面,包括積極推動香港教育事業、文化事業發展,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有出路」計劃等。助力由香港特區政府於2009年首次獨立申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作為保護單位的「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15年開始,連續舉辦七屆「盂蘭文化節」,通過時代元素融入傳統模式,透過創新科技和潮流文化,展現盂蘭文化的時代魅力;香港潮州商會在香港八間大學均設有本科生獎學金,又在香港科技大學設立博士生獎學金,提供十項各四十五萬元港幣的獎學金名額,優先資助在科大攻讀中藥研究課程博士學位的潮籍非本地生,許學之與其兒子帶頭助捐;為發展香港旅遊業及改變社區形象,許學之深入上環各街區實地考察,建議在上環文武廟附近發展文化街區,自己又大力支持西港城之修建工程;香港潮陽同鄉會同樣非常注重教育,除了設立獎學金,還有一所非常成功的幼稚園,另外在香港九龍,亦有香港潮陽小學以及香港潮陽百欣小學,這兩所學校在當地成了精英學校,許學之擔任起兩所學校的校董。同時,他還擔任過香港潮商學校校董,在港九潮州公會中學設立「許學之輔導中心」等,竭力回饋社會,榮獲了由香港特首親自頒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銅紫荊星章」(BBS)。
在投身祖國和家鄉建設方面,許學之曾為中國青海省玉樹災民籌集善款建設僑心村建設;捐款支援國內雪災、汶川地震、抗擊疫情等重大災害;與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同仁到遠離家鄉的肇慶及雲浮參觀考察,捐款支持肇慶市教育基金,捐款支持雲浮市生態文明示範村,捐助鬱南縣及羅定市興建小學;在家鄉汕頭市勝前鄉捐資成立第一所幼稚園「勝前鄉隆昌幼稚園」、支援母校的發展建設和捐建汕頭市「勝前鄉小亭」,鼎力推動香港科技大學與粵東四市合作,並獲得汕頭市領導關注食物安全研究及檢測,造福社稷。
此外,許學之經營的隆昌行於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獲得了國家指定的三家中藥參茸代理商之一,對於貨品的供求情況,了然於胸,為業內老行尊,他一以貫之地踐行誠信為先的營商之道,參與維護業界信譽及權益,被推舉為香港中藥聯商會永遠名譽會長。他組織香港潮州商會和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員特別是中醫師及藥材商前往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參觀交流,多次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研討中華食物的現代科技檢驗、驗證,努力使中醫、中藥及醫療成果走向世界,為將香港建成國際中醫藥中心盡心盡力,榮獲了香港科技大學頒授的「榮譽大學院士」稱號,學界泰斗饒宗頤教授特為其題寫了「功在文教」匾額。
幾十年來,許學之對社會的貢獻如數家珍、數不勝數。
05
創業心得·啟迪後人
經歷風雨,方見彩虹。任何成功背後都充滿艱辛,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犧牲,同時,更是需要勇氣和毅力去面對各種挑戰,許學之的成功亦是如此。明確的奮鬥目標,堅定的理想信念,務實的做事風格,這些是許學之帶領隆昌行在商海征程中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法寶。
萬事開頭難,實踐出真知。許學之分享了他「出海」開拓貿易市場的一段經歷時說,他首先在臺灣的貿易上取得成功,是由於臺灣當地有不少潮州同胞,加上他對當地的閩南話有所瞭解,很快就在臺灣達成合作,並進一步擴大韓國發展的機會。不過,在韓國就不一樣了,語言溝通是一道難關,但這點並沒有難倒許學之,他說:「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當地人對中文多多少少都有所瞭解,我們有時用英文、有時用中文,兩種語言混合可以交流探討簡單事務和貿易」,不過當時還沒有任何翻譯工具,複雜的事務交流則使許學之深感無助,但他依然有解決的辦法,他會帶上關係非常密切的朋友協助傳譯,進一步開拓當地的鹿茸市場,面對泰國及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亦是如此。許學之勇於探索,不怕語言不通,最後取得了豐碩成果,更因此啟發了他在經營上的心得。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是多數父母教導子女的常言之道,潮汕人也有著善於交友、團結協助、誠信待人的優良傳統。許學之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在每一個地方做生意,都需要朋友的幫忙才會順利,比如在日本東京的林水源先生、臺灣的親人許應時先生、泰國的蕭明達先生,都為隆昌行對接當地業務給予很大幫助。在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和加拿大等地都結交一位知己好友作為唯一主要聯繫人。所以,除了自己努力外,還需要親友的幫忙與支持方能成就事業。」許學之認為,在各國各地應有一位做事可靠、真誠友善、互相了解、全心幫助的摯友,這是非常重要的擇友標準;還要事前妥當計劃、做好策略等,這是助力我們獲得滿意和成功的關鍵因素。
許學之與隆昌行成員合影
團結一致,齊頭並進。企業的成功發展,離不開團隊共同努力,許學之在企業管理方面,非常注重團隊建設,他要求公司成員要有歸屬感、要足夠勤奮努力、要懂得團結協作。在提到其中一位公司成員陳二敏時,許學之說:「特別要感謝陳二敏,他對公司每一件事都會參與,而且很用心,同時他的思維和辦事能力也非常強,所以我覺得有他來幫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他說:「除了胞兄胞弟的幫忙,在我心中還有我的兩個表兄,翁崇發及翁俊英。翁崇發在我小時候就已經幫助我父親做事,無論是家庭事務,或是父親公司的事情都幫忙,而翁俊英是來香港後,對發展公司業務則親力親為,非常難得,我永遠記得兩位表兄的艱辛付出。」
許學之在隆昌行
親力親為,以身作則。許學之作為隆昌行的掌舵者、引領者,他始終秉承「克己」信念嚴於律己,憑藉自身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腳踏實地的幹勁推動隆昌行穩步前行,發展壯大。他誠信經營的理念獲得了客戶的信任;他勇於創新的精神打開了隆昌行的海外發展之門;他親切待人的作風得到了員工親友的愛戴,他艱苦創業的精神和人生信念為後輩們帶來了極大的鼓舞,激發了年輕一代大膽追求夢想的勇氣。
林梅副秘書長攜秘書處成員看望許學之會長
結 語
當許學之被問及是什麼信念支持著他守護祖傳家業,帶領家族企業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穩步前行,打造「隆昌行」品牌名揚四海,且為社會作出如此多貢獻時,他說:「我無論是在家鄉抑或是香港,或是外出做生意,始終有一個信念,而這個信念是我父親給我的記憶和堅持,就是做人一定要秉承『克己』的信念,再者是在潮汕人身上看到的勇於創新、努力拼搏、勤儉節約、團結互助的優點,以及我著重提倡的勇敢精神,這些是我帶領隆昌行突破重重困難,不斷發展壯大,努力踐行企業家精神,履行社會責任的強大動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許學之雖然經歷過社會動盪、金融危機、世紀疫情等諸多困難時期,但他始終如一地實踐自己的信念,從不動搖,造就了他不但在事業上取得成功,而且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賞和敬重。許學之的一生沒有任何捷徑,有的只是一條充滿困難的路,而他沒有放棄,也沒有多想,只是腳踏實地,懷著信念向目標進發,內心深處每分每秒唯一是求天神事事保佑,就是這樣,一個個的難關都迎刃而解,在風浪中前進、在波折中成長,人生也開始慢慢地走向高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今已經95歲高齡的許學之會長,仍然堅持每天上班,管理公司事務,參與社團活動,關心青年成長,服務社會發展。我們瞭解他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卻已深刻感受到他那份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靈魂和血液之中的家國情懷。
【參考資料】
《潮商隆昌——許學之紀錄片》
《國際潮訊》(內刊)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訊》(內刊)
《香港潮州商會會訊》(內刊)
《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
國際潮團總會微信公眾號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微信公眾號
香港潮州商會微信公眾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