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民國初,汕頭是繁華的港口商埠城市,也是中外文化兼容的城市,其教育也是多元化的。解讀當年幾所較有名氣的中學校名的寓意,或可略見其時汕頭中洋雜處的教育狀況。
清末,中學教育隨著汕頭的正式開埠跟進來,有公辦、私辦、教會辦。上世紀20年代到汕頭淪陷前,汕頭是粵東的教育中心,中學教育盛極一時,曾經同時存在20來所學校。究其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年,很多來汕做生意的商家,把自己的孩子、親朋好友的孩子接來汕頭上中學,認為「來汕頭正讀有書」。很多僑居海外的潮籍人士,也千方百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汕頭託親朋照顧,接受家鄉傳統文化的教育,留住文化的根。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的汕頭中學教育,怎能不興旺?
汕頭淪陷前,汕頭埠同時存在中學最多時有:華英、聿懷、時中、大中、同濟、友聯、海濱、若瑟、洄瀾、市立女中、真光、育德女中、嶺東、覺民、東瀛、震東、進一,等等。還有省立嶺東甲種商業學校、私立嶺東護士學校等職業學校。1940年,創辦了晨星女中,抗戰勝利後,又增創了正始、嶺海、強華和孝友,而嶺東、洄瀾、覺民、東瀛、震東停辦。
由法國天主教會於1938年創建的晨星女子中學
上述學校,至今在老址襲用老名開辦的有聿懷、友聯、正始三所。
「阿舍」成群的聿懷中學
汕頭埠創立的第一所中學是聿懷中學,創立於同治十三年,也即1873年(1912年,中學堂才改稱中學校)。學生學習國語、英語、算術,《聖經》是基本課。很多年前,我曾聽一位長輩說,「聿懷」一詞取自《聖經》,至於什麽含義他也不清楚。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特地買了一部《聖經》來讀,瀏覽了一遍,沒有找到出處,就把書束之高閣,後來被友人借走沒有還,要寫本文時,手頭無書可再查對,上網查,沒查到,卻說是取自《詩經》:「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聿,「筆」的本字,此處作助詞,無實義,但後人常以「聿懷」為語典,用為篤念之意。「聿懷中學」的「聿懷」,是否寄寓此意?有待再考。或者,是借用中國燈謎的遊戲規則,利用章旨法以「聿懷」兩字擊動上文「上帝」二字,暗示這所學校是「昭事上帝」的?當然,這首詩中的「上帝」的本義,並非《聖經》裏的上帝。
據傳,上世紀40年代抗戰後流傳著這樣的歌謠:「海濱雅娘仔,聿懷阿舍仔,正始客家仔,時中番客仔,同濟淒慘仔,聯友畫翁仔……」
「聿懷阿舍仔」這一句,說的是聿懷的學生大多是有錢人的兒子。阿舍,潮人對「少爺」的俗稱。
聿懷中學於1953年改為「汕頭市第三中學」,「文革」之初的1967年改名「東方紅中學」,1969年改回「第三中學」名稱,1986年恢復「聿懷中學」的老校名。
美女成群的海濱中學
上文說到「海濱雅娘仔」,意思是說當年的汕頭市私立海濱中學的漂亮女學生很多。海濱中學的全資創立人黃勖吾。1932年8月創辦時校名叫「汕頭市私立簡易師範學校」,是培訓小學師資的,1935年改為完全中學,校名「汕頭市私立海濱中學「。地址在同益路1號。
這所學校為何取名「海濱」呢?現年近九旬的香港謎聯社社長劉雁雲先生曾回憶:「是紀念鄒魯的。當年,我報考海濱中學,面試時考官問:『你可知道這學校為何叫海濱?』我隨口而答:『海濱就是鄒魯嘛。』歪打正著,被錄取了。」鄒魯,字海濱,廣東大埔人,同盟會早期會員,後成為國民黨高官,曾任中山大學校長。
對地方文史有研究的鄭韶南先生卻不認同劉雁雲先生的說法,他認為,汕頭就是海濱之地,學校命名「海濱」就是因地而名並無他義。鄭韶南先生說:「不過,海濱中學跟鄒魯其人確實有一些關係。黃勖吾通過鄒魯的關係打通關節,才能取得辦完全中學的資質。」
海濱中學於1950年改名汕頭華僑中學,成為全國第一所公立僑中,1952年改名「廣東汕頭華僑中學」,1965年校址遷到汕頭市華僑補習學校舊址,即位於汕樟路與金砂路交會處東北角的現址。1967年改名延安中學,1969年改名「汕頭市第十中學」,1979年改名「汕頭市華僑中學」。
從華英到市一中
汕頭市第一中學是汕頭的一所重點學校,它的校史,各種誌書有載,它的故事,很多人寫過了,此處不贅述,僅補充說明兩個問題:第一,最先校名「華英」,寓意「中國和英國」,期望兩個國家的有關人士攜起手來,精心育才,「溝通中西學問」。這所學校的主要出資人陳雨亭,現金平區濠江街道蓬洲村人,漂洋創業有成,熱心家鄉公益事業。他是基督教徒,是英國英格蘭長老會的人,所以建校之初,他將培養家鄉弟子的希望寄託在英國教會身上,委託他們管理學校,後來,他發現所託非人時,堅決收回校權,將學校交給政府。第二,「現在的汕頭市第一中學前身是華英中學」這種提法不準確。華英學校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1925年改名「私立南強中學」,1927年改名「汕頭市立第一中學」,交給民國政府公辦。解放初,汕頭市人民政府將私立孝友中學和私立強華中學、市立一中和市立女中合並為「汕頭市第一中學」。1949年以前的「市一中」,才是純粹的「華英」轉身,老一輩的汕頭人稱其為「老一中」,以與解放後合四為一的「市一中」區別。
大中、時中、同濟合為「四中」
汕頭市私立大中中學的舊址即今市四中所在地。1921年創辦時為職業中學,1926年改為完全中學。「大中」一詞出自《易·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古人稱「大中之道」或「中道」,泛指無過不及、恰如其分的道理、原則。
汕頭市私立時中中學於1922年由汕頭孔教會創辦,舊址在今中山路陵海招待所那片土地(孔廟東側)。
「時中」一詞典出《中庸》:「君子之中也,君子而時中。」儒家指立身行事,合乎時宜,無過與不及為時中。孔教會辦的學校,以儒家尊崇的道理來命名,最熨貼不過。
時中的教育宗旨是傳播國粹,這一點最受僑居海外潮籍鄉親的讚賞和歡迎,一些有條件的華僑,就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這所學校讀書,也就是說,時中中學的華僑子女多,因此就有了「時中番客仔」的時語。
同濟中學是1926年慈善機構汕頭同濟局在原同濟小學的基礎上改辦的,有過多個舊址,抗戰勝利後遷到舊公園內街謝厝祠,即今國平路小學。
同濟,大眾伸出援手來濟助。這個詞一般用在慈善機構,這個機構辦的學校,是帶有福利性質的,到這所學校讀書的人,大多是需要社會濟助的窮人的孩子,所以時語說「同濟淒慘仔」。淒慘仔,潮人對窮孩子的俗稱。
1950年,大中、時中、同濟合並為「私立聯合中學」,1953年改為汕頭市第四中學。1967年,改名共產主義中學,1969年恢復第四中學校名至今。
正始、嶺海皆客屬
上文提到,上世紀40年代有一首關於汕頭埠中學的歌謠,其中有「正始客家仔」,事實上,嶺海中學也是客家人辦、客家子弟成群的地方。
正始,正其始。典出《詩經·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舊時說《詩經》以《周》、《召》25篇為文王、周公王業風化之基本。學校冠名「正始」,寓意學校傳授的是科學文化的最基本知識。嶺海,兩廣地在五嶺之南,臨近南海,故稱嶺海。嶺海地處「國角」,古時,中原之人視之如天涯,也將其代作「客寓」之詞。客家人創立的學校,取此名字,當有「客屬」之義。
1953年,地址在福平路東段南側的正始中學與斜對面的嶺海中學合並為「正始嶺海聯合中學」,1956年改為「汕頭市第六中學」,1965年,第六中學遷到海濱中學舊址,1967年改名「工農兵中學」,1969年恢復第六中學名稱。正始中學舊址1965年之後先後用作汕頭市圖書館館舍,市第十二中學、第十七中學校舍,1988年恢復「正始中學」校名。
(來源:潮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