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古屬百越,秦始皇平定嶺南後納入華夏版圖,經過兩千多年的移民、開發,不僅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現在也是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
廣東,因處於古廣信以東而得名,兩宋時曾設廣南東路,明朝正式建省。
廣東文化多元,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而潮汕文化是廣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汕文化即潮州文化,潮州自古為粵東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有「潮州三陽」「潮州八陽(邑)」之說,而今潮汕三市就為古潮州發展而來。
潮州之名始於隋朝,為改義安郡所置,州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州治為海陽縣(今潮安),此時的潮州轄有海陽、潮陽、海寧、程鄉、大招及綏安等六縣,大致為今潮州、梅州、汕頭及汕尾四市及漳州西南部,但綏安縣在潮州設立不久即併入龍溪縣,自此改屬福建。
到兩宋時,潮州屬廣南東路,一直領有海陽、潮陽兩縣,程鄉縣時設梅州,時屬潮州,到南宋紹興十年(西元1140年)析海陽縣置揭陽縣,此後潮州最多時領有海陽、潮陽、揭陽、程鄉四縣,但大部分時間僅領有海陽、潮陽、揭陽三縣。
元朝時中國行省制度的開端,今廣東當時大部屬江西行省,而潮州升為了潮州路,路治海陽縣,一直領有海陽、潮陽、揭陽三縣,梅州元初為梅州路,後曾降為散州短暫屬潮州路,最終為江西行省直隸州。可以說,潮州宋元時期穩定的轄縣僅為海陽、潮陽、揭陽三縣,此三縣也被稱為「潮州三陽」。
當然,「潮州八陽」的名氣可能要大於「潮州三陽」,而潮州八陽(潮州八邑)就為潮州三陽所析設。
明朝初期改潮州路為潮州府,潮州府最初轄海陽、潮陽、揭陽、程鄉(明初廢梅州所設)四縣,後先後析設饒平、惠來、鎮平、大埔、平遠、澄海、普寧等七縣,到明末時潮州府共轄十一縣。
這十一個縣中,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為潮汕人聚居之地,合稱為「潮州八邑」,又因饒平又稱饒陽,惠來稱葵陽,大埔稱茶陽,澄海稱蓮陽,普寧稱洪陽而又有「潮州八陽」之稱。
清朝時,大埔、海陽、揭陽三縣各析一部置豐順縣,豐順又有新陽之稱。現在,「潮州八陽」為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及梅州市豐順、大埔兩縣地。
海陽民國初改稱潮安,現為潮州市潮安、湘橋兩區,汕頭市現有潮陽區、澄海區,揭陽市現有惠來、普寧兩縣級市,豐順、大埔屬梅州市,而饒平縣為潮州市所轄。
(來源:時年八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