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

益母草是婦科良葯,潮汕男人為何卻愛吃!

字體大小: 時間:2021-10-22    来源:未知     作者:Dilin

  益母草是一種草藥,能行血通經,利水消腫、活血祛瘀,潮汕人常常將其作為藥膳兩用的青草用來煮湯。

  在潮汕,一年四季食用益母草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每年的五月,正值一年的熱毒之時,端午前後,天氣較溫熱,人體出汗較多,身體的熱毒積聚,很容易讓人生病。《月令》認為該月是瘟毒盛行的時節,因此有的地方喝「雄黃酒」來清熱解毒。益母草能行血通經,利水消腫、活血祛瘀,懂食的潮汕人將其與花生同烹調,這種益母草湯,色香味俱全,誘人爽口,別具一番風味,更重要的是能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是以每到端午時節,潮汕的千家萬戶都要煮益母草湯。

  益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在潮汕地區,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有,這種植物既需要充足水分但又不宜積水,喜歡肥沃而又排水性能好的砂質土壤最適宜其生長。潮陽的棉城東山一帶土質恰好符合益母草的生長需求,因此潮陽東山出產的益母草成為譽馳海內外的一種特產。

  陳夫人:今日端陽佳節,妾要親自下廚。

  陳太爺:夫人下廚,老夫相陪。你炊糉球,益母草交我煮羹湯。

  當陳太爺的女兒陳小鳳回來之際,陳夫人對女兒說:「難得你爹今日有暇,親自下廚。潮陽的益母草湯,真是清香可口,女兒快來嚐嚐。」

  以上是潮劇《陳太爺選婿》的選段,其故事背景發生在潮陽,因此全劇之中,潮汕人端午煮益母草湯也作為特別的生活習俗被融入戲曲文化之中。劇作者是想塑造陳太爺作為地方長官親民的形象,卻無意間接反映了潮汕人食用益母草的普遍性。

  這是一種古老的本土植物,在《詩經》裏的記載叫做蓷。《詩經》之中這樣記載:「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詩經中借助描寫一顆長勢不好的益母草來表達一位被離棄的女子心聲。一般來說,益母草在荒郊野外之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河邊均有野生,每到初夏時候就會開花,有紅花與白花之分,這種青草乃是婦科聖藥,根、莖、花、葉、實皆可入藥,但作為藥材用得最多的還是被稱為茺蔚子的子實。《本草綱目》載:「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於婦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稱。」

  因其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中將益母草列為上品,是一種非常常用的藥用植物。傳說武則天經常用益母草美容,以葆青春。《新唐書》這樣載道:「武則天高齡未見衰色,與益母草不脫關係。」到了現代,益母草常常用來作婦女病治療調養之用。顧名思義,一般人認為益母草肯定是給女人吃的,但是在潮汕地區,不分男女,吃益母草非常普遍,這一方面得益於本土盛產益母草,另外一方面則是益母草的藥用價值。潮陽、普寧、汕頭等地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小攤小販煮益母草湯的現象,當地叫做「焯益母草湯」。益母草的嫩苗去掉根鬚,整棵放進肉湯裏煮焯熟,與益母草搭配的通常有豬雜或者切成很薄的肉片,焯熟之後,益母草保持著青翠的顏色,湯水鮮甜,連益母草帶湯吃。

  潮陽棉城一帶則還用搗碎後的花生仁煮益母草,這種做法的益母草湯湯水油香,益母草入口咀嚼起來更是別有一番粗獷的野草滋味。

  各種各樣的文獻資料記載,食用益母草有利尿消腫、收縮子宮作用的作用,有益於婦女養生育子,是歷代醫家用來治療婦科病的要藥。而從益母草的功效去仔細分析,益母草湯其實就是一種養血湯。傳統中醫認為,養生養顏必先養血,益母草作為婦科良藥,有活血通經,祛瘀生新,利水消腫的功郊,加上豬肉、豬血和花生都具有補腎養血,補脾和胃,滋陰潤燥的功效,因此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吃後都大有裨益,這應該是益母草食俗在潮汕地區得以廣泛流傳的原因吧。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作為農耕地區,潮汕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地少人多,人丁的興旺是家族繁衍的保證,益母草有益婦女生育,因此其使用更是廣泛。時至今日,海內海外潮汕人超過三千萬人,人丁的興旺,生育的繁衍也許與益母草的信仰食用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繫。益母草對於潮汕族群來說除了食用,還是一種吉祥花,在潮州的某些地區,將開花的益母草與仙草等一起合用,蘸水噴曬,據說可以驅邪。

  潮汕人對益母草何以具有這種信仰,大概是其對生育佑護的功效吧!

  (來源:文/黃劍豐    原標題《益母草與潮汕族群的繁衍》)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