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
國際潮團總會
恭祝您
闔家團圓
甜甜蜜蜜
幸福美滿
情誼相連
潮汕人稱拜月為拜月娘,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民間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竈”的俗諺,拜月者一般為女人和小孩。男人不拜月,那男人中秋節做什麼?滴茶!而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場所,吃過晚飯後,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水果、茶酒等奉獻給月娘,求月娘保號全家平平安安,家庭和順!
燒塔
潮汕的中秋節有一種有趣的習俗,就是燒火塔和燃煙堆。往往由村中小孩拾瓦片、磚頭,然後送到曬谷場上,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東西砌成塔,然後把各家各戶拿來的稻草柴片都填在裏面,等祭完月娘時,就將塔內的東西引燃。這時孩子們最為激動,歡呼雀躍,並且不時地撒上一把鹽,劈哩啪啦,十分壯觀。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柴塊分別在村裏較為空曠的場地上堆成堆,拜月結束後點燃,火焰衝天。
據說,潮汕地區中秋“燒瓦塔”,是為了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烽火”信號,也有的說法是,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為害,保佑人們五谷豐登,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有著對美好生活響往的祈盼。潮汕民間也盛傳著《中秋燒瓦塔》一詩:
塘邊塔影映清波,火月爭輝各臨河
丹塔火龍奔素月,蟾宮明鏡照紅羅
潮汕朥餅
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州朥餅後,交口稱讚,並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可見潮汕地方小食,既為美味可口,又為聲名遠傳了,也難怪潮汕地區流傳著一首《中秋糕仔》的詩:
雪白鵝黃花半浮,冰清玉潤軟香柔
纖勻巧手殷勤製,儂家糕仔佔上游
書冊糕
其中那些小片片有如古代書籍中的那些竹簡片,據說小孩子吃後讀書聰明上進。它還有個雅號叫“雲片糕”,這是因為大人們期待著小孩子將來能騰雲駕霧,摘星攬月。
腐乳餅
腐乳餅是潮汕地區的傳統餅類,與廣州的雞仔餅類似,大小適宜,成年人兩三口就能吃完一個腐乳餅,所以吃的時候不會覺得發膩。特點是清香溫潤,鹹甜適中,酒香沁人;餡料由豬肉和腐乳做成,飽滿而不外漏,餅皮微甜,乾燥而不開裂,鬆松脆可口。
反沙芋
酥餃
酥角外形像是月亮,是潮汕地區一種特色民間小吃,它屬於粿類的一種,潮汕人特別喜歡粿類食物。在潮汕地區逢年過節都會製作粿品,用作拜神或祭祀,酥餃是粿類品種當中最獨特、最受歡迎的一種。
總之,中秋“拜月娘”習俗作為潮汕地區祭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家族凝聚、祈求平安的重要手段,是潮汕人民的精神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