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風行氣、化濕消食、活血解毒,這是香草「金不換」之功效。在藥用價值之餘,其食用價值更為人所重視
潮汕人家裡大多都栽種著一株金不換,就一直在那裏存在著,矮矮的,低調的,一點兒也不起眼。盡管很少有人會特意花費時間去打理照顧,金不換依然不顧風吹雨打,長勢旺盛,出色而不張揚。一到石螺和薄殼上市的季節,家裏的金不換才會成為媽媽關注的對象。大概就是因為這種「只貢獻不索取」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廣大人民,於是,它被賦予了一個神聖的名字——金不換。
金不換開出的小花一般都是白色的,幾個小花頭聚成一圈為一層,大概有九層,層層疊疊如寶塔。
相傳四百多年前,這種植物開始傳入臺灣,因為不知其名,顧取其花之形狀,命之「九層塔」。
金不換雖不如其他花一樣絢爛嬌艷,它的身上卻帶著奇異的香味,漸漸地成為了各式菜品的最佳佐料之一。
聽說西式餐館裏常把金不換用作比薩餅、香腸、湯、番茄汁和沙拉等的提味之品;臺灣則把它炒在三杯雞裏;而在我們這邊,金不換永遠是海鮮水產品的最佳搭檔,在殼類海產攤檔之間,你不難看見它與辣椒那一紅一綠的身影。
在海鮮裏加入金不換,除了可以去腥除膻之外,還具有助消化等的功效。但真正抓住胃口的還是它的奇異香味。
這種異香,既不是大蒜那樣的,也不是芹菜那樣的,而是一種凌駕於它們之上的讓人瞬間生出強烈食欲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奇香。
當然,妙處就在於它再香,也不會奪走主菜的原味,而是會為主菜增香添色,起到無與倫比的點綴作用。
【金不換炒石螺】
說到金不換,各位肯定馬上想到的就是「金不換炒田螺」。
這道菜在客家地區非常常見,程序似乎很簡單,適量油燒熱鍋,下姜、蒜、蔥、辣椒爆香,加入田螺爆炒,再加入金不換、醬料翻炒至即可。
除了田螺以外,金不換在海產品的運用中可謂到了極致,或炒或湯或煎或腌,加上一點金不換,都能讓海鮮華麗轉身。雖說只是配角,但一個「金不換」之名,我想足以表達我們對於它的執著之愛了吧?
嚐過的人,此時是否頓感饑腸轆轆?而沒嚐過的人,是不是很有衝動想去試一下呢?
【金不換炒花蛤】
【金不換炒蜆】
【金不換煎蛋】
【金不換炒花甲】
(來源:行走潮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