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海豐西秦戲,中國戲曲中的奇葩!

字體大小: 時間:2021-11-02    来源:未知     作者:秘書處

印象海豐 - 西秦戲

  西秦戲源遠流長,是一個古老而稀有的劇種。她從黃土高原一路款款走來,長歌動地,長袖善舞,在中華大地上綻放了絢麗的異彩。古老的西北地區-秦州、甘州、肅州、黃土高坡,溝壑縱橫,崮塬林立,風吹塵揚。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特色。由於人類生產活動的頻繁,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隔著溝壑喊話,胸腔鼓蕩,長聲往往拖著餘音。日積月累,漸漸融入戲曲唱腔藝術,發展成獨具特色的西秦戲。

  明代西北地區的西秦腔流入海豐後,與地方民間藝術結合,至清初形成廣東地方戲,故稱「西秦戲」。西秦戲傳統劇目有一千多個,深受觀眾歡迎。「西秦戲」的形成,說法有二;一說明代萬曆年間,陜西隴右(今甘肅天水)有位劉天虞(與同代戲劇家湯顯祖是摯友),到廣州做官,帶3個西秦腔班子,經過江西流入粵東、閩南、臺北一帶,後來在海豐扎根,並與海豐民間藝術和語言結合,逐漸遊離於西秦腔而自立門戶,形成西秦戲;又有一說,明崇禎年間,李自成的敗軍沿閩贛邊界進入廣東之後,敗軍中一些陜甘藝人在海豐聚班演戲所留傳下來的。

  傳統劇目分文戲和武戲兩類。文戲的主要劇目有「四大弓馬」「三十六本頭」「七十二提綱」等。武戲多取材於《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水滸傳》等演義小說。經過整理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回窯》《斬鄭恩》等。武打藝術宗南派武功,長於表演慷慨悲壯的歷史故事戲。角色和場面分為「五行十柱」,即打面行(分紅面、烏面、醜)、打頭行(分正旦、花旦、藍衫、婆腳)、網辮行(分老生、文生、武生、公末)、旗軍行(分烏軍、紅軍)、音樂行(分文畔、武畔)。著名演員有曾月初、羅振標等。

  明末清初,廣州方言地區及粵東閩南語地區,都有西秦戲流行。一路從湖南、湖北傳入,一路從江西、福建傳入,故西秦戲有上、下路之分。清乾隆元年(1736)以前,西秦戲已在廣東廣為流傳,其曲調有正線、西皮、二黃、小調四類。正線是西秦戲的主要聲腔,又分二方(也叫二番)、平板、梆子三種,以二方為基本曲調,與陝西的漢調二黃近似;平板接近皮黃戲的四平調(平板二黃);梆子與吹腔相近。故有人認為西秦戲與秦腔、漢調二黃、徽劇均有淵源關係。除正線外,西秦戲的西皮與粵劇梆子(即西皮)相同;二黃接近廣東漢劇二黃。伴奏樂器有頭弦(俗稱「硬子」)、二弦、三弦、月琴、大小嗩吶、號頭等。武戲常用大錫大鼓。

  西秦戲在有了科班的情況下,名角和名樂手輩出,加上有利的空間條件,於是戲班團體增多,演出地盤擴大,清末民初年間己擁有30多個班子,如順太平、和天樂、祝行年、順泰源、榮和春、慶豐年、振亞東、滿園春、慶壽年等,演出地區遍及惠陽、潮汕、閩南、興梅、廣州乃至香港等地和東南亞各國。

  西秦戲發展繁榮的海陸惠一帶,已有正字戲和白字戲等戲班在活動,他們在這塊狹窄的沿海地帶生存,必然會相互競爭,因而藝術的發展創新是一個主要的課題。西秦戲就是在這個歷史時期產生了把原十本素稱《封神榜》的正線腔劇目,參照《封神演義》擴編成全傳75出的連臺本戲《封神榜》,接著又改編了《隋唐》《宋傳》等大傳戲,還報據傳奇小說改編了八本連臺的草傳戲。加入正線、西皮、二黃等唱腔,使上演劇目豐富,藝術上也不斷創新、發展,出現了一派繁榮景象。

  西秦戲植根海豐之後,深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西秦戲的唱、白雖然沿用中州音韻,但曲文通俗淺顯,加上藝人們不斷學習正字、內字等兄弟劇種和民間藝術的長處(如正字戲的三國劇目、昆曲牌子和民間的南派武功等),以豐富和提高自己,因而使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別具風格與特色的地方劇種。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海陸豐竟擁有40多個西秦戲班,流行地區從原來的粵東、閩南、臺北擴大到廣州、香港、澳門及東南亞等地。

  西秦戲的音樂唱腔為齊言對偶的板式變化體,曲調有正線、西皮、二簧、小調四類。正線是西秦戲的主要聲,又分二方、平板、梆子三種。西秦戲唱、白沿用中州音韻,男女異聲同調,男唱真嗓,女唱假嗓。樂隊分「文畔」 「武畔」兩種,「文畔」使用頭弦、二弦、三弦、月琴、嗩吶、號頭等樂器,「武畔」主要使用鑼鼓等打擊樂器。西秦戲傳統劇目有一千多個,其中較有影響的包括《販馬記》等「四大弓馬戲」、《打李鳳》《棋盤會》等「三十六本頭戲」、《斬鄭恩》等「七十二提綱戲」,《回窯》《葛嫩娘》《秦香蓮》《趙氏孤兒》《遊西湖》等劇目也深受觀眾歡迎。

  1927年,海陸豐農民第三次武裝起義奪取政權之後,11月18曰至21曰,在紅宮舉行的「海豐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中誕生了全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全體代表通過了一條「改良戲劇」的決議案。是年除夕,海豐縣蘇維埃為歡度奪取政權後的第一個元旦,隆重組織戲劇活動,西秦戲順泰源班應邀演出了《秦瓊倒銅旗》提綱戲,大受歡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西秦戲獲得了新生,幸存在世的老一代藝人張漢標、羅宗滿、曾月初、陳銘詡、林泳、馬富、張木順、曾炮、林德祥、張德、蔡栗、周世妹、林白妹,以及名演員羅振標、孫俊德、陳伯思、周漢孫、唐托等,都對新中國寄予無限希望與信賴,相繼匯集到慶壽年這個唯一的班子,他們團結起來,仿效大革命時期的做法,開展 合法鬥爭,把班主制改為集體所有制,實行評工定分的工資分配制度,改慶壽年戲班為海豐縣工人劇團(後又復名慶壽年劇團)。

  1950年、1951 年,先後赴香港、廣州演出。1952年,海豐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劇團解散,藝人回鄉分田務農。土改和土改復查結束,省文化局和東江專署文教科派員來海豐,幫助恢復慶壽年劇團,並開始吸收劉寶鳳、羅惜嬌兩名女旦,恢復西秦戲較長時間中斷了女旦的新面貌。接著,新文藝工作者呂匹、馬康等參與了劇團改革工作。50 年代中期,海豐有效地加強了對劇團的領導和管理,並積極發動與組織老藝人搶救藝術遺產,挖掘、記錄、整理了《仁貴回窯》《重臺別》《劉錫訓子》《宋江殺惜》《審馮旭》《斬鄭恩》《棋盤會》《胡惠乾打擂》《桂枝寫狀》《秦香蓮》《徐棠打李鳳》《崔梓弒齊君》《救宋王》《遊園耍槍》《轅門罪子》等七十多個優秀傳統劇目上演。同時, 對唱腔音樂、表演藝術、舞臺美術和臉譜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提高, 使西秦戲枯木逢春, 欣欣向榮, 別開生面, 受到藝界的好評。

  1956 年,慶壽年劇團接受政府登記之後,改名為海豐縣西秦戲劇團 。1957年赴省匯報出,劇目《斬鄭恩》《仁貴回窯》和《重臺別》等,受到文藝文界的好評,同年,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劇作家田漢在省文化局領導陪同下來海豐看戲,到縣後競專程轉赴傅羅縣城觀看西秦戲演出的《轅門罪子》,田漢對這古老而稀有的劇種的唱腔和表演特色頗為欣賞,他說西秦戲是「南國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艷香花,能保留至今,難能可貴」。

  不久, 省文化局即召西秦戲赴穗向省委、省政府匯報演出,其《回窯》《重臺別》《斬鄭恩》及《轅門罪子》等優秀傳統劇目,受到省各界人士好評,粵劇著名藝人馬師曾、羅品超等,更是對此讚不絕口。20世紀五六十年代前期,西秦戲興旺的發展趨勢,基本與全國戲曲藝術發展繁榮的態勢同步。

《劉錫訓子》

  時光進入60年代,西秦戲先盛後衰,陷進了「文革」劫難的「冰河期」。60年代初,在省文化局的支持下,海豐縣西秦戲劇團派出劉寶鳳、嚴木填和張德、蔡廉等十名演員與音樂人員,赴陜西省戲劇院學習七個月,包括過去先後移植了(趙氏孤兒》《遊西湖》《白玉真》《三滴血》和《殺生》《推澗》《雙下山》《三對面》等九個長短劇目,又吸取了秦腔藝術的諸多長處,促使本劇種在唱腔韻、表演藝術各個方面的進一步改革和創新,特別為後來編演現代戲(如《貨郎計》《哥妹倆》《鐵孩子》《赤鄉烈火》等)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正當西秦戲以嶄新的姿態邁開步伐向前發展的時候,「文化大革命」到來,「四人幫」實行了文化專制主義,一切劇目不但通通被扣上「封、資、修」黑貨的罪名而大加鞭撻,甚至連劇團也遭強行解散,演職員被迫回鄉務農。1973年,海豐縣唯一的文藝團體宣傳隊,改為西秦戲與白字戲「兩下鍋」的混合劇團,實行了板腔與聯曲空前「大聯合」,他們按照「四人幫」欽定的京劇「樣榜」移植演出的《杜鵑山》,難於表現出西秦戲的特色。

  1979年,在省文化局的扶掖下,恢復了海豐縣西秦戲劇團。1991年和1992年先後參加第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和全國「天下第一團」(南片、福建)展演, 劇目《秦香蓮》《斬鄭恩》及演員皆獲佳獎。並多次應邀赴香港演出,傳播了鄉音,溝通了鄉情。香港文志唱片公司、東南亞唱片公司和廣州唱片社合作,幾次來團錄製了優秀傳統劇目《回窯》《重臺別》《劉錫訓子》《五臺會兄》等16盒卡帶,遠銷重洋。

  2011年11月,海豐西秦戲劇團排練了西秦戲新編歷史劇《留取丹心照汗青》,參加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榮獲七個獎項,呂維平在劇中飾演民族英雄文天祥,獲優秀表演獎(一等獎)。翌年3月20日晚,《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 「 九州大戲臺 」 欄目首播,獲得了較高的社會關注度,並引起了國家文化部有關領導的關注。該劇被評為 2011年廣東省文化藝術精品工程扶持專項資金項目,榮獲第八屆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2年)、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2013年)、首屆廣東省優秀劇目獎(2013年)等殊榮,中央電視臺《戲曲采風》欄目做了《走進西秦戲》專題報導。

  (來源:鄉間一點通)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