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出外謀生的人來說,每一次啟程,他肩上背負的不僅僅是行囊,而且還有希望,對新生活的希望。
汕頭是中國一個著名的港口,同時它也是許多人人生的碼頭,在這裏似乎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這裏進進出出,這裏成為許多人生活的轉折點。
當年,許多潮汕人從這裏走出海外,現在不僅許許多多海外的潮人回到了故鄉,還有許多其他地方的人來到汕頭。這一切就是汕頭的歷史,汕頭的歷史就是由這種人來人往的潮流變遷組成的。
在汕頭,許多年齡大一點的人都會唱一些潮州歌謠,這些歌謠中,敘述「過番」(即到海外謀生)的佔了相當的分量。
火船駛過七洲洋,回頭不見我家鄉。是好是劫全憑命,未知何日回寒窯?人在外洋心在家,少年妻子一枝花。家中父母年已老,身中無錢又想回。天頂飛雁鵝,阿弟有嬤(從麼)(妻子)阿兄無。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聽著無奈何。打起包裹過暹羅,欲往暹羅牽豬歌(低下的職業)。賺有錢銀多少,寄回唐山娶老婆。
這是一段貧窮的歷史,地少人多,逼於生計的人們不得不背負起行囊、背負起希望遠走他鄉。而今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這座百年的老港口煥發了生機,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汕頭僑鄉發揮了優勢,「人」是最活躍的生產力。
當年走出去的人又回來了,因為這裏有他們的根,這裏歡迎他們回來;當年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紛紛外出,如今這片土地卻是花香引蝶來,許許多多的外地人來到汕頭,為這方土地的建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汕頭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片熱土。
如今潮州歌謠已被現代配器的潮語歌曲所代替,所以許多年輕人都不會唱潮州歌謠了,他們喜歡唱潮語歌曲,不過無論是潮州歌謠還是現代潮語歌曲都會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只不過追求的層次卻相去甚遠。潮州歌謠中的希望多半是「賺得錢來娶老婆」而已,而潮語歌曲卻在尋找「春江花月夜」這樣浪漫溫馨的生活情調了。
(來源:海濱鄒魯是海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