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潮汕人心裏都有一本日曆簿,叫「初一十五」
時間:2021-07-29 来源:未知 作者:國際潮團總會
在潮汕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如果你問潮汕人當天日期,他們是不會回答你幾月幾號的,而是非常自然地跟你說,今天農曆幾號,有時記不太清楚,便會以初一十五為基準進行推算。 那是因為,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是潮人生活中重要的日子,信奉神明的人們或到老爺宮,或於家中“拜老爺”。
網絡上常戲稱,“你讓潮汕人六點起床上班,他們可能不太願意,但你讓潮汕人六點起床‘拜老爺‘,他們三點就起來點香了。”
心誠則靈 走近祭拜的人們,傾聽他們祈禱的內容。人們多是希望自己家裏人能夠平安健康,做事順利。當家中有事,人們往往會找神明傾訴祈禱,同時通過自己的努力,腳踏實地克服困難。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大龍香是大日子才會有的,一般是在神明生日或者是“鬧熱”(即社日)。大龍香的製作精良,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潮人非常清楚,好生活是要通過腳踏實地奮鬥獲得的,但這並不妨礙潮人對神明的祭拜,傳統的根難以割斷。 城隍廟內,懲惡揚善,對人們的道德要求不言而喻。雙手合十,舉頭三尺有神明,潮人有著嚴格的自我道德約束和正確的是非觀。
厝角頭,嵌瓷讓歷史故事在屋頂上活了起來。潮人選擇三英戰呂布、羅通掃北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作為嵌瓷的題材,宣揚正直與道義。
樑上的壁畫同樣講述著故事,尹喜求書便是一例。尹喜,《莊子·天下》將他和老子並列,稱為“古之博大真人”。官至周代大夫,時任大散關令,遇老子西出函谷關,求得《道德經》五千言。《道德經》素樸、平易、恬淡、柔順、無爭等特性,默化出潮人包容的性格。
這是苦難史下的信仰,地處省尾國腳自古便注定是個多災難之地。黃挺老師在《潮汕史》裏統計,潮汕地區單單在明朝一朝就發生嚴重的風災27次,水災38次和旱災21次。生命安全在大自然威力下岌岌可危,生存的本能促使人們“求天放過”。到最近幾年,颱風常與我們擦肩而過,老人家們便會說,潮汕是個福地,有老爺保賀。
還有兵事、外寇帶來的人禍,此處不做具體展開,但從潮州府城內,據說因“僅存三戶人家幸免於屠城之難“而命名的”三家巷“,便可知彼時的生靈塗炭,水深火熱。
潮汕人這一唯心的習俗,反而反映出淳樸、善良、正直、誠信、忠義的特性,不失為一群簡單又可愛的人。 (來源:潮學研習社)
-end- |
- 上篇:營老爺
- 下篇:潮州手拉壺 | 再次亮相央視,屢登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