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下屬機構 > 國際潮學研究會 > 潮学新聞

太史公筆下的潮汕方言詞 ——潮汕方言與《史記》(形容詞篇)

  之前的文章我們介紹了《史記》中與潮汕方言詞義相同的一些詞語。這一篇文章,我們介紹形容詞。

  潮汕話謂人身體高大而笨拙為“柴戇”,也叫“大柴戇”。

  柴,喻人似木頭般木然笨拙,自不必說。《史記 · 高祖本紀》:“ 然陵小戇,陳平可以助之。” 又《汲鄭列傳》:“ 甚矣,汲黯之戇也。” 戇,《說文· 心部》:“愚也,從心贛聲。”《集韻》去聲送韻:“戇,……愚也。” 古送切。音義皆與潮汕話相合,“柴”與“戇”合起來便是笨拙愚頑的意思。

  無行,品行不好,也叫“喪品”。“行” 讀陽上聲[hêng6](杏)《史記 · 淮陰侯列傳》:“(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 南朝 · 裴駰集解:“李奇曰:‘無善行可推舉選擇。’ ” 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三十五:“(令狐绹)奏庭筠有才無行,卒不登第。” 詞義正與潮汕話相同。

  無中用,特指人老實過分,幹不好工作。“中” 潮音[dêng3](訂)。如:“伊個人老實無中用,做供銷員怎得做會成(他老實得像傻瓜,當供銷員怎麽能當好)?”

  無中用,古書常作“不中用”。意即不堪用,不能用。《史記·外戚世家》:“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漢書.王尊傳》:“ 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賢。” 東西合人意,願意使用之,也叫“中用”,或“中某某人用”, 如說:“只車中你用你就開去。”(這車你看得上就開走吧)。又“中”讀dêng3(訂),“中狀元” 的 “中” 也是。

  無謂,毫無意義的,不必要的。如:“你好是啰做撮無謂個(你怎麼幹起這些沒意思的事情來)?”《史記 · 秦始皇本紀》:“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 也作“亡謂”,《漢書 · 高帝紀下》:“爵或人君,上所尊禮,久立吏前,曾不為決,甚亡謂也。”

  湁潗,心頭有事未決,忐忑不安,如:“件事無結局,心內啰是湁湁潗潗(這件事沒結局,心裏總是忐忑不安)。”湁潗,原指水沸騰的樣子,《史記 · 司馬相如列傳》:“湁潗鼎沸。” 司馬貞索隱:“周成《雜字》云:‘湁潗,水沸之貌也。’ ”明 · 歸有光《和俞質甫夏雨效聯句體三十韻》“遇夜轉連綿,釃流更湁潗。” 《說文 · 水部》:“湁,湁潗,沸也。” 心頭有事,不平靜,有如水之滾沸,故有此引申義。

適意,合意、樂意,如:“你想著適意就來(你樂意時就來吧)。”

  適意,在古代漢語中是兩個詞,多拆開來用。《史記 · 刺客列傳》:“於是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姿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晉書 · 文士傳》:“人生貴適意耳。” 適意謂滿足願望,潮汕話的 “適意” 是樂意、合意的意思,是其引申義。

  寬,舒緩、慢,與急、快相對。如 “寬行(慢慢走)”、“寬寬來,免緊張(慢慢來,別緊張)” 等。《史記 · 匈奴列傳》:“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事。”《國語 · 吳語》:“ 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韋昭註:“寬,緩也。” 潮汕方言諺語云 “寬時物緊時用”,古語之 “寬、急”相對,猶潮汕話之“寬、緊”相對也。又 “寬” 字文讀為kuang1(框);白讀為kuan1,符合規律。

  晏,天色不早,潮音uan3。如:“伊排眠起夗到晏晏正早起(他天天都睡到很遲才起床)。”《史記 · 酷吏列傳》:“ 湯每朝奏事,語國家用,日晏,天子忘食。”這個詞,先秦文獻就有了,如 《論語 · 子路》:“冉子退朝,子曰:‘ 何晏也?’ ”《禮記.內則》:“ 孺子早寢晏起。”《太平御覽》卷三六四劉敬叔《異苑》:“(管寧)曰:‘吾嘗一朝科頭,三晨晏起。”《警世通言. 計押番金鰻產禍》:“(周三)家起晏睡早,躲懶不動。”清·翟灝《通俗編.天文》:“日出早,雨淋腦;日出晏,曬殺雁。” 又“晏” 字文讀為ang3,音同“宴”;白讀uan3(案),寒桓韻字潮音有此文白對應規律,如:“寒幹山攔盤”等。

  吃吃叫,“吃”音geh4(居4)時,形容人口語,結巴;音keh4時,形象笑聲。前者如:“伊兩句物呾到吃吃叫,鋸唔死雞(他幾句話講得結結巴巴,像殺雞沒殺死,雞在哼叫的聲音)。”後者如:“伊笑到吃吃叫(他呵呵直笑)。”

  吃,古有結巴之義。《史記 · 張丞相列傳》:“昌為人吃,又盛怒。”其他文獻也常見,如《周書·鄭偉傳》:“偉性吃,少時嘗逐鹿於野,失之,遇牧豎而問焉。牧豎答之,其言亦吃。偉怒,謂其效己,遂射殺之。”唐·李商隱《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後代也可疊言之。《聊齋誌異 · 瞳人語》:“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長男婦也。’”又《廣韻》入聲迄韻:“吃,語難,《漢書》曰:‘司馬相如吃而善著書。’ ”居乙切。為見母字,與geh4音合。

  吃,也用以像笑聲。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帝昏夜擁昭儀,……笑吃吃不絕。” 後代也沿用之。宋 · 范正敏《遯齋閑覽·人事》:“ 傅舍人為太學博士,忽得腸癢之疾,至其劇時,往往對眾失笑,吃吃不止。”《聊齋誌異·嬰寧》:“但聞室中吃吃,皆嬰寧笑聲。”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既而滅燭就寢,滿室吃吃作笑聲。”《集韻》入聲迄韻:“吃,吃吃,笑貌;” 欺訖切,為溪母字,與潮音keh4合。

  嚄嚄叫,大聲喊叫。“嚄”,潮音uah8(活)。如:“你免來只塊嚄嚄叫,無人聽你個(你甭在這喝七道八,沒人聽你的)。” 也讀陽上聲ua6,表示驚訝,驚嘆《史記 · 外戚世家》:“武帝下車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 司馬貞索隱:“嚄,蓋驚怪之辭耳。” 也可做呼豬聲,《太平御覽》卷903 引《三輔決錄》:“馬氏兄弟五人,其居此地作客舍,養豬賣豚,故民謂之曰:‘苑中三公,鉅下二卿,五門嚄嚄,但聞豚聲。”

  (來源:林倫倫方言茶話)

-end-


 

(責任編輯:國際潮團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