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冬節】冬至節氣,闔家團圓!

字體大小: 時間:2021-07-01    来源:未知     作者:秘書處

  今天是中國人的傳統大節—冬至,俗語講“冬大於年”。但是,為什麼“冬大於年”?現代人可能不容易理解,除非,你是潮汕人。

  潮汕人稱冬至叫“冬節”,這一天,是潮人每年祭祖的大日子。華夏傳統“春秋二祭”,大多數人的認知是清明和重陽。但在潮汕,秋祭實際就在“冬節”。潮人“掃墓”稱“掛紙”,清明叫“掛春紙”,冬節叫“掛冬紙”。因為昔時墳墓多雜於樹叢,掃墓時會將紙錢掛在墳邊樹上。

  一般而言,清明祗是掃墓,冬節則主要拜祠堂。就是闔族子孫,在這一天聚集宗祠,打開神龕,請出祖宗神主,舉行盛大拜祭儀式—潮語“拜祖公”。有的地方仍保持傳統少牢犧牲、三跪九叩儀式。在外的子孫,也都盡量趕回參加。祭祀完畢,按丁分祭品,還請流動廚子“做桌”,闔族在祠堂午膳。





  同時,冬節也是每年一次的“入祠”時候。舊例,人過世三年才能入祠,但不是隨便哪天都可以,而是祗在冬節。這天,族中過世三年的“祖公”,由宗子背負“神王”牌,在祠堂舉行隆重拜祭。最後由族中長老,用硃筆在“神王”的“王”字上加一點,變成“神主”。完成這個“點主”儀式,才能請祖公上神龕。

  冬節是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因此敬祖重親、重視家庭親情的潮州人,尤其重視。和其他族群一樣,潮汕人在這天會吃“冬節丸”,取其“圓”音。但潮人吃丸的重點不在吃,在“搓”。爲了準備冬節日的“冬節丸”,家家戶戶在前一晚,都要全家老少總動員,圍在一起“搓丸”。由於各人男女老幼手大手小不同,因此搓出來的丸就大小不一、形狀不同、參差不齊。但這有什麽關係!重要的是一家團圓,大大小小、齊齊整整。這就叫“父子公孫丸”。潮人最重視的,就是這份親情。





  關於“冬節丸”,潮汕還流傳一個感人的故事。昔時有對落難行乞的父女,由於感覺相與而行會互成負累,於是決定分道揚鑣。就在冬節這天,他們把乞來的一碗冬節丸分食後,就各走東西。後來,女兒遇到美好姻緣,過著幸福生活。但每念父親流離,憂心難遣。想起當初是在冬節吃丸後與父親分手,於是在丈夫的提議下,在冬節這天,拿冬節丸粘在屋子內外各個角落,希望父親看到,會前來相認。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父女重圓啦!於是這個滿屋粘丸子的做法,就成了潮汕民間的冬節習俗。

(文:許百堅    圖:網絡)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