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廿四,中國傳統謝灶日。潮汕沒有“謝灶”,只有“送神”。
其實不是我們不謝灶,只是不叫“謝灶”,叫“送神”。為什麼大家都叫謝灶,就我們叫送神呢?先賣個關子。
潮汕風俗有“時年八節”,就是一年中有八個節日,是比較重要的大節:大年初一、元宵、清明、端午、施孤、中秋、冬節、除夕團年。送神不在大節之列。但是,送神的祭品,卻堪稱各節之冠。
潮汕民間送神其實分兩部分,臘月廿三深夜酬神,廿四早上神上天,而主要在深夜酬神。潮汕民居祠宅合一,民居最後一晉大廳,一般就是家祠。送神夜,五服內的宗房,都會集中到家祠拜祭。神龕前的幾張“八仙床”供桌,就疊滿幾層供品:三牲、粿品、紙錢、糖塔等等,很是“澎沛”。孩子們本來早睡,但這一晚,無論如何都要跟到底。就因為祭品實在太豐盛,祭畢可以肆無忌憚,大快朵頤。
那麼因何一個小節,祭品會比許多大節還“澎沛”呢?大抵,一是年底了,東西比較齊備。所謂秋收冬藏,農村很多家庭,一年養幾隻鵝,就是到年底,送神一隻、團年一隻、元宵一隻。二來,可能就是叫“送神”的根本。
很多其他地方的謝灶習俗,是拜甜食。原因是要黏住神的嘴,不讓祂上天述職時,亂說話。在這點上,潮汕人可能是換一種思維,換一種對待方法。就是大排筵席,主動出擊,把一切好東西都拿來請神吃,讓祂吃飽滿足了,述職時,多講幾句好話。
所以,我們不是簡單的,感謝灶君老爺一年到晚蹲在煙囪里辛苦了。而是好好熱情送祂,臨行還要再三叮囑,保佑保佑,拜託拜託!多講好話,來年興旺!等到過年初四“神落天”,祂回來上班了,還要準時第一時間迎接祂,不敢怠慢:說了沒有?謝謝謝謝!所以,潮汕的灶君,可能是最幸福的。
潮汕人過年,不是一般的除夕初一三兩天。而是整整將近一個月的“大鬧熱”。從臘月廿三晚送神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營老爺”(遊神賽會)止,神遊完年節才過完。而送神,就為一個月的年節,揭開序幕。
(文:許百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