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全國政協報介紹潮汕人的年貨與年味

字體大小: 時間:2021-07-02    来源:未知     作者:秘書處

元宵搶神(攝影:黃子良)

《人民政協報》—潮州人的年貨與年味

  橄欖橘子 賓臨大吉

  很多朋友都好奇,春節到潮汕家庭拜年,必定有潮州柑和青橄欖奉客,那是為什麼?潮州柑就是大的橘子,比較好理解,大桔(吉),青橄欖就有點費解了。其實,橄欖只是替代品,原本用的是檳榔。

潮州柑

橄欖

  潮汕與台灣,語言文化都和閩南一系,民俗也多相近,過去我們都喜歡啃檳榔。檳榔的諧音是“賓臨”,加上大桔,用以迎賓,就成“賓臨大吉”。

過年鬧熱一個月

  在大多數地方,農曆新年慶春節,就是歲末年初的幾天。但在潮汕,那是持續將近一個月的“鬧熱”(熱鬧潮語反過來)。而我們傳統也不叫春節,是過年。一般從農曆十二月卄三送神(謝灶)開始,中間經過“筅囤”,到除夕圍爐守歲,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四迎神,初七人日七樣羹,十一祠堂上燈,直到十五元宵“營老爺”(遊神),年,才算過完。

筅囤

送神謝灶

  在這將近一月的過年期間,整個潮汕的常規活動基本是停頓的,所有人都在忙過年,除了過年的事,其他基本都不做。而當中,前期送神,中間守歲拜年,後期遊神,又特別重要。送神是人與天的事,守歲拜年是親人之間的事,遊神是社區群體的事。

請灶君吃大餐

  中國傳統,灶君是上天派在各家各戶的神,每年年底都要上天述職,匯報“駐家”的善惡。因此大家都要在歲末送神謝灶,有所謂官三民四,就是官方在十二月卄三,民間在卄四。潮州人一般在卄三深夜,交了子時,也就是卄四。潮汕民間有所謂“時年八節”,就是新年、元宵、清明、端午、施孤、中秋、冬節、除夕,八個大節。送神不在大節之列,只是個小節,但供品卻是最“澎沛”(豐盛),大抵一來年底收成,二來灶君上天匯報,我們希望祂多美言幾句。

過年三隻鵝

  在眾多祭品中,最不可或缺的,當然是鹵鵝。惜時大多家庭一年養幾隻鵝,就是為了過年。一隻送神,一隻除夕,一隻元宵。

鹵鵝

  筅囤就是大掃除,筅掉囤積的塵垢和蜘蛛網。除夕圍爐守歲,是一家團圓的時刻。年夜飯一般會在飯桌中間置一暖爐,煮好的湯羹倒進去,保暖。團年食物多採寓意,魚是必須,有餘。蚶也是主力,因為蚶殼就是貝殼,貝就是錢。它如芹菜勤勞,蔥寓聰穎,蒜除了會計算,還寓意有錢存起。囥是藏,潮語跟蒜押韻,吃蒜有錢囥。潮汕人還特別愛吃春菜,春存同韻,就是有餘。

  初一拜年禮品,除了潮州柑,還是潮州柑。所以潮州人過年,最重要備辦的年貨,就是柑。大多數家庭,購柑量是以擔計算的。潮州柑有兩種,“碰桶柑”外表粗礦是打發;蕉柑則內心甜蜜。

大年初一不派紅包

  現在拜年流行派紅包(利是),潮汕傳統沒有利是,只有壓歲錢,叫“壓肚腰(腰包)”。那不是看見誰都派,只是親人之間。也不僅是長輩給未婚後輩,是否已婚都一樣。反過來,會賺錢的晚輩,也會給長輩壓歲。壓歲在除夕就了,初一早上給長輩拜年,是沒有利是的。

初七七樣羹 芫荽是緣隨

  潮汕和客家,至今保留一個上溯漢晉的習俗,就是初七人日吃七樣羹。潮人按例把七樣青菜混在一起煮來吃,哪七樣沒有定規,都是蔥蒜芹春菜一類好寓意的。但有一樣,很多人想不明白,就是芫茜,北方叫香菜。原來芫茜潮語諧音“緣隨”,緣就是“緣遇”,也就是運氣,芫茜就是運氣跟隨。有一種說法,吃七樣羹,是因為過年幾天吃肉太多,所以到初七要清下腸胃。

 
七樣羹

元宵遊神看美女

  過年的最後節目,就是元宵遊神,那是整個社區人人參與的活動。潮汕村村社社有神廟,元宵遊神,遊到哪裡哪裡興旺。因此所有人同心協力,把廟裡的神像抬出來,遊遍社區的每個角落。游神是一支長長的隊伍,前頭少女隊扛標旗開道,中間神像隊坐車,後面是潮汕大鑼鼓隊。所到之處,婦女攔駕迎拜,鞭炮震天。

營老爺

  潮汕元宵營老爺,是一年中潮汕最鬧熱的時刻。而且各地日子不一,形式各異,所以到潮州旅遊,元宵是最好的時候。

(作者:孫恩光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橋投資集團主席兼總裁)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