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薦語
潮汕文化,大量保存唐宋舊風。因為潮人的源來,主要就是唐宋時期的中原移民。清明潮俗,就是一例。
清明掃墓,潮汕歷來稱“掛紙”(讀卦),正是唐宋時期“寒食節”禁火,掃墓時無火化紙錢,只能把“紙”“掛”在墳頭樹梢,因而得名。另外,較傳統的潮汕家庭,清明當日中午,仍保留以捲薄餅(春餅)代替正餐的習俗,也是因為唐宋寒食禁火,沿襲至今。
潮人依舊例,每年春秋二祭。春祭清明掃墓,秋祭祠堂拜祖先。
汕頭大學林凱龍教授,對潮汕古俗深有研究,並著有專書。茲將清明一節轉錄,以饗同好。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壓紙錢
古代寒食節
從蘇東坡這首詩中我們可得知:在“春去”之後,伴隨著“苦雨”而至的就是寒食。因寒食期間不能生火做飯,於是坡公只能將就吃“寒菜”了,因為在唐宋時代,寒食掃墓作為國家禮儀,規定全民上墳掃墓,但掃墓時給先人的紙錢卻因為禁火不能焚燒(杜甫有詩云“三日無火燒紙錢”),只能掛於墳丘之上,隨風到處亂飛,因此有“烏銜紙”的景致出現⋯⋯詩中的一切與潮汕的清明節竟有幾分相似,潮人至今不是稱掃墓為“過紙”嗎?故當我初讀這首《黃州寒食詩帖》時,就疑心古代的寒食節即是今天的清明節了。
上山掃墓
其實,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二個不同的節日。寒食節禁火的習俗,可溯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與臣子介之推之間一段感人的故事。據漢代蔡邕《琴操》記載,春秋時晉國大公子重耳,年輕時因遭後母迫害,逃亡國外,在流落荒野、饑寒交迫之際,介之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了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繼位,當上了國君,犒賞在流亡期間有功的忠臣,卻獨獨忘了介之推。後經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但不願為官的介之推早已不辭而別,和母親一起逃到深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最後只得放火燒山,因他料定介之推是孝子,山林著火後一定會背母親逃出來的。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人影。晉文公心知不妙,火熄滅後親自前往尋找,終於在一棵柳樹下發現背著母親的介之推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葬在柳樹之下,並規定這一天全民禁火,這便是寒食禁火的起源。
拜祭
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們發現介之推墓上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圍成圈兒戴在頭上,回來後將楊柳枝掛在門外以示紀念。因此,寒食上墓,簪柳於首、插柳於門之風便世代相傳,浸以成俗。
描新銘文和姓名
從寒食節到清明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因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見《歲時百問》)。清明的時間本應在冬至後一百零五日,但此時往往與寒食節相重疊,故自隋唐開始,清明節便退後一二日,定在寒食終了之後。而經寒食禁火之後,又急須鑽取新火和舉行點火的儀式,這種儀式在清明節舉行是再好不過的,因為明者,火也,《周易》有卦曰“地火明夷”。
這樣寒食節與清明節的職能功用便有所不同。寒食節的主要內容是禁火與掃墓,如唐玄宗曾下詔定寒食掃墓為“五禮”之一,每逢寒食“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而杜甫《寒食行》更是唐代寒食節實錄:“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壟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牧兒驅牛下塚頭,畏有家人來灑掃。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但看壟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清明節的職能是獲得新的火種,唐宋的宮廷均會在寒食過後的清明節這一天舉行隆重的鉆火、賜火的儀式,而將引火的柳條簪於首上或插於門上,便成了唐宋清明節的另一景觀。
到了元代,隨著寒食禁火令的解除,寒食節逐漸為清明節所代替,掃墓的習俗也並入了清明節,成了清明節的主要內容,故元以後的清明節已包含了古寒食節。今天,潮汕民間仍將掃墓時間定在清明節前後三日,實際就包括寒食在內。因此,我初讀《黃州寒食詩帖》時的感覺也錯不到哪裏去。
拜祭
潮汕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潮汕人心目中的“聖日”,有能力返梓的子孫,無論遠近,哪怕在萬里之外,都得回來盡孝。平日難得一見的親人,也趁此佳節上山聚會,一並祭祖。因此,每逢清明節,天剛放亮,百姓就傾城而出,擁向郊外,平日僻靜的山路田野,一時車輛填塞、人頭攢動,一個個手提肩挑,爭先恐後把備好的各類祭品如鼠殼粿、甜粿、樸籽粿及各種水果乾糧、香燭紙錢、鋤頭畚箕等帶上山去,奔向祖先丘墓。
趕到墓前,鋤去周圍荊棘,割掉墳丘上的蔓草,培上新土,在墳丘松楸上壓掛各種顏色的紙錢,將墓碑上的銘文和姓名用紅綠色的油漆描新,然後擺上祭品,燃起香燭,按長幼輩序,依次叩拜“伯公”(即土地爺,一說為“伯益”,一說是死後被尊為“感天大帝”或“木坑聖王”而成為山林人畜五穀保護神的介子推),再拜祖宗。
祭掃完畢,大家席地而坐,冷吃祭拜過的祭品,如樸籽粿之類的乾糧酒水,拉拉家常,懷念祖先恩德,感謝先人的蔭庇!誠如清乾隆《南澳縣誌》所言:“清明日,人家拜謁墳墓,輿步壺漿,或掛紙,或祭掃,絡繹郊原,祭畢,藉草銜杯,遞為酬勸,薄暮乃歸。”
拉家常
清明時節的樸籽粿是最令人垂涎的潮汕食品。樸籽粿的主要成分是樸籽樹葉及其果實,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其葉為橢圓形,果實圓如綠豆,甘香無毒,能消痰下氣。清明時節,樸籽樹葉嫩果甜,正好採摘製作樸籽粿。其做法是先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搗爛,然後與大米一起磨成粉漿,再添加白砂糖和適量的水,經攪拌發酵之後,蒸製而成。這種綠嫩嫩、香噴噴的樸籽粿不但香甜可口、充滿野味,而且可解積熱、除疾病、療饑渴。據傳當年元兵攻入潮州,正值清明時節,民眾避入山林,以食樸籽樹葉得活,因此潮汕才有此“清明食葉”的習俗留傳。
樸籽粿
除吃樸籽粿外,潮汕清明還有吃春餅的習俗。這與立春日吃春餅的古俗稍有不同,其來源或許與流行於漳州(唐初從潮州和泉州分出去)的一個傳說有關: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據城頑抗,城中食盡,軍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無棺可斂,只能如包春卷一樣用草席一捲,草草下葬了事。後為紀念此事,特做春卷以祭拜亡靈,遂相沿以成例俗。
潮汕的春餅分鹹甜兩種。其做法是先將麵粉加水和成麵漿,後於平底鐵鍋烙成圓形薄餅皮,以煮熟的豆芽、韭菜、香菇、蝦乾、臘味蛋絲、豬肉絲、油煎蔥珠等為餡捲成筒條狀,再經油炸製成的鹹春餅,口感鬆脆芳香,妙不可言。甜餅則用酥脆的薄片糖再加入瓜冊絲、芝麻等為餡製成。而另一種被稱為糖蔥薄餅的小吃,則是潮汕特產。糖蔥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潮州名產,雪白鬆脆,入口即化,絕無渣滓,在明代已是本地名產。這些著名的小吃,足以令人垂涎,也使潮汕的清明節更具文化內涵。
鹹甜春餅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林凱龍教授《潮汕古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