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老爺保護,唔是保賀;菠薐,唔是飛龍

字體大小: 時間:2021-07-01    来源:未知     作者:秘書處


  潮汕方言的有些高頻率常用詞,也是其本字經常寫錯的高頻詞,像明明白白、與粵語、客家話很接近的“家己人”,就常常被寫作“膠己人”或者更加無厘頭的“交己人”。“鼠麯粿”被寫作“鼠殼粿”,“蓮䕧”被寫成“蓮厚”,“菠薐”被寫成“飛龍”等等。本文標題裏的“老爺保護”中的“保護”,最常見的寫法是“保賀”“保號”等。在本字(正字)未明的情況下,找個同音字來寫,這是最常見的方言寫作方法,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從潮州歌冊和潮州戲文(劇本)裏找到很多很多的例子,證明這是古已有之的寫法。(參閱林倫倫《粵東閩語方言俗字研究》,載《潮學研究》新版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

 

  但其實,這些被用同音字來代替書寫的字,其本字有些是不難找到的,而且本身就是常用字,不過是由於移民的遷徙、語音的發展造成其讀音的歷史層次的疊加,早期的讀音只保留在口語中而與該字分離了,較晚層次的讀音則一直與該字緊緊聯繫在一起。
 


 

  如上面舉例的“家己人”的“家”,其實粵語、客家話都讀ga1,潮汕話也在“哀家”(潮劇戲文常見)一文中讀gia1,在“私家”一詞中讀“sai1 kia1”, ga1應該是在福建閩南帶來的讀音,查《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第367頁,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家”字文讀為ga,白讀為gê。“家嚴、家慈、家產、家小、家規、家學”等詞裏的“家”都讀ga。

 

 

  

  “鼠麯粿”的“麯”(也寫作“麯粬”)本來就應該讀kag4(殼),酒麯,大麯(頭麯)、二麯潮汕話一直讀kag4(殼)。但簡寫後與“曲”字相同,歌曲的“曲”讀kêg4(刻),曲折的“曲”讀kêg4(刻)或者 kiog4(克)。所以,“鼠麯粿”大家就忘記了這個酒麯的“kag4”(殼)而寫成“殼”了。至於“飛龍”,真的怪不了市場賣菜的商販,因為那是漢代的譯音詞,“菠薐”二字在1500年前的南朝·梁·顧野王(519年-581年)的字書《玉篇》中就有了(參閱李新魁、林倫倫《潮汕方言詞考釋》第164頁),非專業人士真的不知道其早期用字。

 

 

  “蓮䕧”(藕根)的“䕧”,《爾雅·釋草》:“䕧,株根也。”《玉篇·艸部》:“䕧,江東呼藕根為䕧也。”古鮑切。音義皆與潮汕話相吻合。這個字在漢魏南北朝時代也與“茭”字相通用。《爾雅·釋草》:“荺,茭。”晉·郭璞註:“今江東呼藕紹緒如指空中可啖者為茭。”清·郝懿行疏:“茭,又作䕧。”(參閱李新魁、林倫倫《潮汕方言詞考釋》第164頁),“䕧”字一音“古鮑切”,潮音 gao6,與“厚”字同音,通常不知道其本字是“䕧”,所以就寫個同音字“厚”。

 

 

  同理,“老爺保賀/號”的“賀/號”也是潮語同音字而已,本字是“保護”的“護”。“護”字在福建閩南話中基本都讀ho(參閱《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第26頁),潮州人的祖先從閩南移民入潮時,一定還是把“護”字讀作“ho7”的。但到了潮州府以後,語音漸漸發生了變化,“護”讀作hu6 (輔)了,十分明顯這是文讀音,如“保護”“護士”“護衛”等書面語詞,只有在對“老爺”(諸路神仙)或者“老公”(祖先)“說話”(祈禱)時,才保留了“古早音” bo2 ho7。“護”字屬於《廣韻》遇攝一等“模”韻字,大部分字文讀-u韻母,白讀-ou韻母,如“呼狐布塗圖孤”等字都是文白兩讀齊全。但也有少部分字保留了較早層次的-o韻母讀音,如“模mo5”“悟ngo6”“梧ngo5”“做zo3”“錯co3”“怒no3”等字。所以,“護”讀ho7 是符合與古音的對應關係的,是保留了福建閩南話的讀音。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寫作“保護”,“老爺保護”,就是祈求諸路神仙保佑、佑護我們。

 

 

  對老爺“說話”時,要老爺保護的內容,最高頻的就是“裏外平安”。“裏外平安”的“裏”,文讀為li2(李),老少咸知。但口語說“lai6外平安”,則寫成“內外”,認為“內”字才讀“lai6”。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認知。“lai6”的本字就是“裏”,道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裏”字屬《廣韻》之韻字,文讀為-i韻母,白讀為-ai韻母,對應規律再整齊不過,讀-ai韻母的字如:

 

貍,hou5 lai5 狐貍,俗語:狐貍勿笑貓,狐貍合(gab4)雞無會久。

柿,音sai6,紅柿,青柿,柿餅;

滓,音 zai2/dai2,渣滓,尿桶滓;

使,音sai2,使用,使錢,俗語:艱苦趁,快活使;

駛,音sai2,駕駛,駛牛,駛車;俗語:張公轄犁張公駛;

治,音tai5,《廣韻》平聲之韻音“持之切”,治鵝治雞,治人放火;

止,音zai6,下會止(水不過頭,能趟過去);

事,音tai7,關你乜事(跟你有什麽關係)。

 

  如此等等。所以,“裏”字完全可以讀“lai6”。《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宋·朱熹集傳:“澤,裏衣也。以其親膚,近於垢澤,故謂之澤。”“裏衣”,潮汕話之“lai6 衣”也,也叫“裏衫”。這個“裏”字繁體字一定要寫成“裏”,從“衣”(上下結構)“裏”聲。公里、華里的“裏”繁體字一定不能寫成“裏”,但我們經常看到寫錯的例子。把“內”字讀“lai6”,那是張冠李戴的訓讀,“內”字《廣韻》音“奴對切”,不可能有“lai6”的讀音。

 

 

 

  小結之:“家”字讀ga1,“護”字讀ho7,乃是保留福建閩南話讀音;寫“內”讀lai6乃是訓讀了“裏”的讀音,張冠李戴了;“菠薐”寫作“飛龍”,“(鼠)麯”寫作“(鼠)殼”,“(蓮)䕧”寫作“(蓮)厚”乃是借用同音字書寫。

 

(來源:林倫倫方言茶話)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