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潮州剪紙,源自“拜老爺”?



  如果給你一張紙,一把剪刀,讓你自由發揮剪出圖案,你會怎麽創作?

  在朋友的引薦下,我們認識了剪紙藝人黃朝陽老師。他一坐下來,就跟我們介紹帶過來的工具。工具包一打開,裏面是各式各樣的剪刀。大剪刀用來裁剪,小的用來處理細節。再樸實不過。讓我意外的是,還有一把手術刀。老師笑說,這把好拿,也好用。我當時第一次感受到,藝術的自由與隨和。

  為了配合我們的拍攝需求,老師拿出紅紙就開始創作。

  方方正正的紅紙被裁剪成不同大小的尺寸,

  對稱折疊後,老師的剪刀就在紙上來回剪裁。

  紙屑掉落的間隙,

  眨眼的功夫,

  一個作品誕生。

  苦得我們的攝像人員在旁邊哭笑不得:“太快了,老師你剪慢一點。”

  老師大笑:“沒事,再來一次就好,很簡單,這些不用畫稿,稿子都在我的心中。你們想剪什麽,我都能靠想象來出作品。”

  那時候我明白,

  其實剪紙,沒有過多的技巧手法,剪一張紙,是小孩子都會的事。

  而它的進一步創作,

  更需要的是想象力的無邊無界。

  後來老師在採訪中介紹,這種腹稿的剪紙,叫純色剪紙。

  這也是他後來在書上學習到的專業名詞。

  他說他們家族傳承下來的都是這種剪紙手法。

  隨心而走,每次出來的作品都不一樣。

  這就是剪紙的魅力,心中有構圖,

  折疊之後怎麽剪,攤開之後怎麽樣,你得有譜。

  聊起和剪紙的因緣,老師的奶奶算是他最開始的啟蒙老師。

  以前過節,人們都還有很濃重的儀式感。

  在祭品上需要疊加一張剪紙花。

  祭拜後,這些“花”便和錢紙一起焚燒獻給神明。

  黃朝陽老師的奶奶因為手藝出眾,

  所以逢年過節,鄰居都會跑到老師家裏,請奶奶剪“花”。

  “花”是民間對剪紙的俗稱。

  五果花,鴨花,桃花.......

 

  各式各樣,奶奶都是信手拈來。

  奶奶剪紙的時候,還是小孩的黃朝陽老師就在旁邊看,

  看著看著,自己也就喜歡上了。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的社會對剪紙的需求大不如前,

  請老師剪紙的人多數為了裝飾。

  對於在剪紙上的收入,他笑說:“我沒在剪紙上賺過什麽錢。”

  他最希望的還是剪紙這門手藝可以傳承下去。

  所以他偶爾受邀展示剪紙藝術,

  也受邀到學校去給學生開課。

  他也就得以寬慰。

  沒事的時候,就待在他的工作室,搞搞創作。

  人的一生,

  能有一件願意為其奮鬥終身的事,多了不起。

  一把剪刀一張紙,

  只要拿起來剪裁,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只要有一顆創作的心,手術刀也可以是工具。

  只有當無論誰,都能隨手拿起紙張自由創作的時候,

  剪紙才得以真正傳承。

  我想,這也是剪紙藝人黃朝陽老師想看到的剪紙重新流入民間,融入生活的藝術世界。

(來源:長光里)

  -end-


(責任編輯:國際潮團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