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他信息 > 知潮風

Q彈軟糯的潮汕小吃 :落湯錢

  「落湯錢,食了有錢。」落湯錢也叫"膠羅錢"、"軟果",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溫,食之有益氣止泄,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既是藥膳,又是美食,難怪既是烹調家又是美食家的潮汕人特別喜歡糯米。

  落湯錢它吸收傳統小食的優良做法,而對傳統小食一些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從而使這一小食更加完美,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潮汕小吃。

  落湯錢是舊時潮州民間「五穀母」生(農歷10月15日)和年終送神的供品。

  據《潮俗從潭》一書記載,每年12月24日,神-上天,眾神上天匯報一年中人間一切,各家各戶備粿品、大米、糖、大吉、紙馬、燈芯等祭拜。其中,有一款點心,叫甜糯米糍 (俗稱「膠羅糍」,類似北方年糕,即「落湯錢」),吃後粘口,專門供老爺吃,一來是甜品,吃得甜絲絲,二來粘口,說活不清楚,不讓老爺將人間事說得太白了,以免受懲罰而遭災。

  稷神,在潮汕等地的潮人心口中,是位乳豐臀肥的裸婦,因主管五穀而且又是女性,故稱「五穀母」。五穀母有個弱點,就是快嘴。所以在她的生日,其實應是農村秋收後接近農閑的日子,人們就特意製作糯米糍祭拜她。一是為了慶祝一番自己的勞動成果,以祈來年五穀豐登,但更重要的還是取糯米糍有粘性,能糊住她五穀母的嘴巴,使其說話不再漏嘴泄露人間秘密。但倘若品嚐一下當地人製作的糯米糍,也許會情不自禁地為當地人說兩句「好話」。

  上述兩種說法,對「落湯錢」粘口的特性,都有惟妙惟肖的描寫。

  落湯錢在製法上繼承了"糯米錢"的一些優點,比如糯米粉團煮熟後,放置盆中,用木棒反復擂攪,這樣的好處是使熟粉團更加純滑,更具韌性。

  但傳統"糯米錢"是在粉團熟後,落湯錢用手捏成小塊,滾上糖粉白芝麻後即成,這樣既不衛生,且煮熟糯米粉團直接食用,口感太粘,所以"潮汕落湯錢"改成熟糯米團入鍋用蔥油煎至兩面微脆,再改刀切塊裝盤,便克服了傳統"糯米錢"的不足之處。

  做法:

  1.在糯米粉中加水。

  2.把它揉成一個中間有眼、像銅錢形狀的粉團。

  3.大火燒開鍋裏的水,將粉團放入煮至浮起後撈出來放在盆裏面。

  4.趁熱用木棒順一個方向用力攪動,一直攪到粉團氣泡變成又軟滑又有彈性的糯米糍狀。

  5.另外把花生仁和芝麻炒熟,放在石臼裏用錘子搗碎後和白糖拌勻為蘸料。

  6.吃的時候用筷子夾起一小團攪好的糯米糍在花生、芝麻炒熟壓爛與白糖粉混合蘸料中一滾,就可以品嚐到混合著果仁的香酥又軟又糯的美味了。

  在潮汕,有的落湯錢是加了花生,有的落湯錢是純黑芝麻。

(來源:非嚐潮陽)

  -end-




 

(責任編輯:國際潮團總會)